2011年纪念汶川地震三周年文章:重科学发展出奇迹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的废墟上重建一个幸福美好的新家园,是党的重托、人民的厚望和灾区干部的重任。三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和对口援建省市的大力帮助下,阿坝州各族干部群众如期实现了“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总体目标,创造了灾后重建的奇迹。
灾后重建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时间紧、
任务重、战线长。阿坝州委坚持科学性、安全性、开放性、地域性、长效性和公开性原则,缜密筹划、组织有序、指挥有力、实施有方。
科学规划重建目标。按照“遵循规律、以人为本、趋利避害、优质高效、加快发展”的重建思路,阿坝州委切实尊重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在对地震现场进行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合理确定规划范围、重建区域和建设内容,合理确定未来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城镇布局、工农业生产布局和建设标准等,及时编制全州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制定灾区每一个县、乡镇、村的重建规划,特别是首次编制了农村建设规划,做到了规划的全面、全域、全程覆盖;重视人性化设计,真正让重建地区宜居、宜业、宜行。
及时制定群众安置方案。科学选择重建地址,严格重建项目选址,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全面提高建设质量。及时出台和实施“就地就近、分散安置”方案。注重分类推进过渡性安置工作,对具备就地就近安置条件的受灾群众,采取建设活动板房、自建简易住房、修复受损房屋等形式搞好过渡安置;对因灾失地、无法原址安置的受灾群众,采取县内城镇社区安置、州内调剂分散安置、州外务工就业安置等办法,妥善解决其过渡安置问题。与此同时,按照“遵循规划、科学设防、完善功能、体现特色”原则,切实加快城乡住房重建步伐,尤其注重把原居住分散的群众搬迁至乡镇和无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方集中安置。实施“腾笼换鸟”战略,
2011年纪念汶川地震三周年文章:重科学发展出奇迹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