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在民政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讲话
在2011年民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省民政工作会议,是在“十一五”、“十二五”交替之际召开的,意义重大。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全国民政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总结“十一五”及工作,明确“十二五”发展思路,部署2011年任务。下面,我讲三个方面问题。
一、
“十一五”全省民政工作回顾及重点任务完成情况
五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民政部的精心指导下,全省民政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理念,认真履行“保障民生、发展民主、服务社会”的基本职能,在服务大局中打基础、在服务民生中谋发展、在规范管理中求突破,全省民政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圆满完成了“十一五”各项任务,为“十二五”民政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十一五”主要成绩
2、稳步推进了基层民主。在全省27364个村完成了第
六、七次村委会换届选举,颁布了《陕西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办法》。农村重大事务实行“一事一议”,民主选举、民
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村民自治制度得到全面落实,有效保障了农民群众的各项民主权利。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难点村”治理工作成效显著,4个县(区)被命名为“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城乡社区建设快速发展,新建、改扩建城乡社区服务中心4370个。广泛开展和谐社区创建活动,5个城区、9个街办、11个社区被命名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社区服务范围、服务功能、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得到较大改善,为民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4、全面落实了优抚安置政策。退役士兵安置、优抚对象医疗、军休服务管理等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建立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累计投入优待抚恤事业费3619亿元,比“十五”期间增长156%,抚恤补助标准大幅度提高,80%的县(市、区)制定了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建立了优抚对象“一站式”医疗服务结算机制,推行了抚恤补助“一卡通”发放。退役士兵安置改革不断深入,累计安置退役士兵4余人。积极推进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5000余人选择了自谋职业。下拨各类军休资金35亿元,军休干部“两个待遇”得到较好落实。
5、切实加强了民政自身建设。基层民政组织规范化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全省1745个乡镇(街办)全部建立了民政工作站,基本达到“三有四全”规范化建设目标。民政制度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建立健全了项目管理、资金管理和项目监管“三个体系”,制定和完善了民政救灾应急管理办法等14项服务民生的规章制度,依法行政水平得到提高;省厅直属单位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省救灾救助和社会福利中心大楼、省荣康医院休养楼主体工程、省荣军一院和省自强中专学校灾后重建一期工程、陕西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库、省英烈馆整体搬
迁等一批项目在建、开建;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完成了省厅民政门户网站升级改版,婚姻、救助等业务系统有效运行;干部教育培训卓有成效,累计培训各级民政干部6000多人次,干部能力素质不断提高。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在行风评议中名列前茅,省民政厅连续3年被评为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
(二)重点任务完成情况
,全省各级民政部门按照省委
、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同心同德、团结一致,以开展部省合作共建为契机,建设了一大批项目,办成了不少大事,解决了许多难题,圆满完成了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3、双拥优抚安置和维稳工作成效显著。组织开展了新一轮省级双拥模范城(县、区)创建活动,命名表彰了53个双拥模范城(县、区),175个双拥模范单位,176个双拥模范个人。完
6、民政事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民政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通过实施“民生八大工程”,一大批民政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省、市、县、乡四级民政组织建设普遍得到加强,各
级民政部门机构改革全方位深化,通过推行干部年轻化和轮岗制,一批年轻、有朝气的同志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为民政事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基层民政工作站建设规范化率不断提高,民政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推动干部教育培训制度化、经常化,提高了民政干部谋划发展、推动发展的本领,增强了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能力。此外,省政府与民政部《部省合作协议》的签署,党风廉政、政风行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推进,都为保障民政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回顾“十一五”工作,我们经受了一系列严峻的考验,走过了一段不平坦的道路,在积极有效应对汶川地震、特大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考验的同时,全省各级民政部门把握难得的发展机遇,团结一心、共同奋斗,取得了可喜的发展成绩
2011年在民政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讲话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