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度教育工作暨农村中小学危改总结表彰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市2006年度教育工作暨农村中小学危改总结表彰会议,是在全市教育系统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科学谋划“十一五”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五中全会、市委四届十三次全会和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2006年度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十
五”时期、2005年教育工作和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认真分析当前我市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规划“十一五”、安排部署2006年的教育工作,动员全市教育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以更饱满的精神,更坚定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坚定不移地推进我市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努力开创“十一五”时期教育工作新局面。市政府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市人大会议期间,梁铁虎市长主持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门听取了汇报。陈静副市长今天亲临会议,一会儿还要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根据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市实际,下面,我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十五”时期及2005年教育工作回顾
2005年是“十五”的最后一年,也是我市教育事业取得显著成绩、树立良好形象的一年。一年来,我们认真吸取濮阳县三中高考舞弊案教训,变压力为动力,变挫折为机遇,励精图治,重塑形象,抓班子带队伍,抓难点促发展,全市教育系统呈现出空前的喜人景象。
──干事创业氛围日益浓厚。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全面加强了教育系统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广大干部的凝聚力、向心力进一步增强。市教育局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经验在全市进行了交流,并被省先进办以专期简报予以刊发。按照干部交流、职位轮换的原则,对市教育局机关、局属单位部分科级干部进行了轮岗,轮岗面达60以上,秋季开学前又对市直学校总务副校长进行了轮岗交流。同时,按照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为市直学校领导班子补充了一批年轻干部,优化了班子结构,树立了正确的用人导向,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为切实加强廉政建设,利用9个月时间在市直教育系统深入开展了财务管理集中整治活动。在学校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对4所学校进行了重点检查,妥善解决了市直学校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逐步加强了对市直学校的财务监督。先后组织了三次公开招教考试,为206名教师办理了入编手续,三次公开招教全部实现“零举报”。 ──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切实加强德育工作,先后组织开展了争做合格小公民、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劳动实践教育等活动。省委常委、省委副书记王全书,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孔玉芳先后对我市的学校德育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我市德育工作的做法在全省学校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上进行了交流。组建了新课改讲师团,对进入新课改的实验区教师进行了培训。实施职业学校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工程,积极探索职业教育教学新模式。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带动了农村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全市农村教师普通话测试合格率首次突破了80,位居全省前列。加强对学校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情况的检查评估,以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积极开展学校健康教育,促进了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去年普通高考,我市本科上线8230人,比2004年多426人,上线率位居全省第前列。全省理科考生前100名中,我市占17名;文科前100名中,我市占14名。被清华、北大、人大、科技大4所名牌大学录取人数居全省首位。 教育事业巨大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热情关心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和教职工努力工作、不懈奋斗、开拓进取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市教育局党组,向多年来理解、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向长期以来呕心沥血、辛勤工作、努力奉献的广大教育工作者表示诚挚的问候!
回顾“十五”时期特别是2005年我市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正确领导,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前提。市委、市政府始终把“科教兴濮”作为濮阳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战略,坚持把更多的精力、更大的财力投向教育,有力地保障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后,各县(区)政府也为教育投入了相当大的财力。二是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均衡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调整教育发展重点,党的教育方针得到了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人人在和谐的氛围中生活,在团结的环境里工作,在充满正气和友善状态下实现自己的价值,更好地实现了教育事业及个人进步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三是依靠改革促发展,与时俱进,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通过科学认识和正确把握新形势下教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坚决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规定,坚决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不断深化教育领域各项改革,切实增强了教育发展的活力。四是办人民满意教育,为民服务,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始终坚持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为人民办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以学校安全、教育收费、
2006年度教育工作暨农村中小学危改总结表彰会议上的讲话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