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台区电化教育馆2002上半年电教工作总结
2002年上半年雨花台区中小学幼儿园,紧紧围绕市电教馆和区教育局“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工作目标开展工作。以队伍建设为中心,采取各种方法,培养、建设一支素质高、技术优的信息技术教育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以信息网络建设为枢纽,充分利用南京信息网资源,全面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以课堂模式改革为突破,营造良好的教科研氛围,加快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和学科课程的整合,探求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建设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研究性)学习模式,主要做了以下七方面工作。
一、不断提高课题研究水平 为了促进学校电教工作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2002年上半年区电教馆一直把学校电教课题研究作为先导工作来抓。我们采取“总体规划,分布实施,分层推进,典型引路,滚动发展”的策略抓试点、抓实验、抓典型、以点带面,逐步推广,以科研求提高,以科研促发展。
2002年,中华职教中心《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验小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指导小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雨花台中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沙洲中心小学《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质量的研究》等四所学校的电教研究课题正式被列为江苏省“十五”电教研究课题。我们认为,课题实验研究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活动或一个过程。
尽管研究的过程复杂,但研究是经验的,是系统的,更应是有效的,可靠的。无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研究的课题大小,必须目的明确,有价值,研究的成果才有社会意义。
因此今年我们特别注重“十五”电教课题的开题工作,努力提高“十五”课题研究水平,切实加强对课题的过程管理与评估。6月上旬,在市电教馆的领导下,我们对全区四所学校的“十五”省级电教课题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研。
通过调研,四所学校在课题实验研究管理中运用决策,计划、组织、控制等手段,有效地发挥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要素的作用。较科学、规范、按计划、按要求地完成课题研究任务,受到市电教馆的赞扬。
目前,我区各校以科研推动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全区电教工作开始从常规电教媒体的开发和运用,逐渐向以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使用方向转化,不断提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育手段和教育信息化程度。
二、电化教学环境逐步完善 为保证各种现代教育媒体及时进入中小学课堂,在市区教育局的高度重视下,我区各校对照江苏省电化教育实验学校和示范学校环境配置标准,根据学校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不断增加电教投入。据统计:到2002年6月份已达2000万元,学校配置了电视演播系统、多功能室、语音室、计算机室等。
2002年开始全区教育信息化工程全面启动,仅板中、雨中、共中、实小、共小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即达到144万元。江小、中华职教中心、雨花台中学等校还自筹资金进行计算机房改造和升级。
至今年6月底,全区已有计算机1180台,收录机432台,投影仪448台,电视机488台,影碟机、录放机150台,编辑机(非
雨花台区电化教育馆2002上半年电教工作总结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