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县委2003工作总结
2003年,县委在市委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和县十一次党代会确立的“三抓一树”的总体思路,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以产业升级增效为着力点,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的,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两手抓,夺取双胜利”,锐意进取,迎难而上,继续保持了国民经济强劲发展的势头,改革开放呈现崭新的局面。全年预计实现gdp15.2亿元,比上年增长12%;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999万元,增长15.51%;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实现2478元,比上年净增138元。
党的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圆满实现了新一届县委工作的良好开局,顺利起步。
一、践行“三个代表”,提高“五种能力”,党的建设有新举措 换届后的新一届县委紧乘十六大的东风,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记宗旨,不辱使命,进一步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党的建设又有新举措。
(一)着眼执政能力的提高,进一步加强县委自身建设 一抓班子建设,树立良好形象。按照“四好”领导班子的要求,制发了《进一步深化领导班子创“四好”活动的意见》,把创“四好”活动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班子的自身素质。
十分注重班子成员之间的交心通气,认真开好班子民主生活会,真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班子更加团结,活力明显增强。按照集体领导、分工负责的原则,及时明确了县委班子成员分工。
班子成员既分工负责县委工作,又分头联系人大、政府、政协工作,充分发挥了班子成员创造性地贯彻县委和上级党委、政府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主观能动性,各尽其职,各有所为。加强学习,查摆问题。
新年伊始,县委班子就集中两天时间,专门组织学习研究解决班子在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工作思路、工作方法、事业心、责任感和干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学习和整改,树立了新一届县委班子创新务实、团结活泼、勤政廉洁的良好形象,为促进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抓制度建设,提高决策水平。
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制定并实施了《县委工作规则》,印发了《关于县委全委会决定乡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正职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的暂行办法》,促进了县委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班子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增强,决策更加民主化和科学化。
三抓规划制定,理清发展思路。围绕县十一次党代会确立的主要目标和总体思路,科学制定了2003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指明了全县上下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做到了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具体落实。
十分注重把贯彻落实省市重要文件会议精神同dd县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相继制发了落实“三个一点”、贯彻“三个转变”、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等重要精神的具体实施意见。
始终坚持把抓项目作为发展经济的第一要务,抢抓机遇,努力争取,一批具有潜在优势和发展后劲的重大项目正逐步落户dd县,为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四抓总揽全局,强化领导作用。
坚持总揽全县工作全局,统筹考虑,协调各方,切实担负起领导核心的重任。加强同县几大班子的联系和沟通,努力把各方面的力量凝聚到抓改革、谋大事、促发展上来,确使用工作。
制定了《dd县科级后备干部选拔、培养、使用、管理暂行办法》。采用“三推一考一测评”和公选面试入围人员直接进入后备干部资料库的方式,选拔了150名副科级、50名正科级后备干部,并按要求确保了女干部占30%、少数民族干部和非党干部各占10%左右的规定比例。
强化干部培训工作,积极探索干部培训的新方法、新途径。在保证完成基本干训任务的同时,选送了40名正科级领导干部到西南财经大学进行经济知识培训,开区县与高校联合培训先之先河。
加强干部监督工作,建立健全了审计任期经济责任联席会议制度、审计公示制度、审计结果通报制度,严格执行《调整不称职领导干部暂行办法》,研究出台了《dd县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出的问题处理
中共**县委2003工作总结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