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城乡统筹工作总结与2012年工作安排
一、2012年工作情况
2012年,成都市在党中央、国务院、四川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克服抗震救灾的重重困难,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挑战,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积极推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推进灾后重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取得新进展.
(一)编制和完善“试验区”建设规划.
全市域城乡规划取得新进展。按照“全域成都”理念,优化整合发展空间,深化完善市域城镇体系、区(市)县域总体规划、试点乡镇乡村规划和6个县城城市总体规划;完成了“两轴四片”、“四大新城”、十陵片区等城市设计;完成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编制完成川陕路改造、兰成铁路等重大交通规划;编制完成7个“城中村”改造修建性详细规划.
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规划进一步完善。编制完成公共体育设施、文化设施、供电设施、食用农产品市场、普通中小学、医疗卫生资源、社区用房布局等专项规划.
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按照“一区一主业”产业定位,对21个工业集中发展区产业发展规划进行修编,并编制完成青白江——新都连片产业发展规划。编制龙门山、龙泉山脉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完成全市物流规划修编.
加快编制灾后重建规划。按照统筹城乡的理念,根据国家、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城镇体系规划、农村建设规划等10大类、36项灾后重建专项规划,为推进灾后科学重建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一二三次产业加快发展.
(三)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建立耕地保护基金。出台了《成都市耕地保护基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将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以及部分土地出让收入用于设立耕地保护基金。按照基本农田每亩每年400元、一般耕地每亩每年300元的标准,为承担耕地保护责任的农民提供养老保险补贴,调动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四)加快推进灾后科学重建.在灾后重建中,坚持推进工业集中发展.
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的
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城乡低保对象补助水平每人每月分别提高15元和10元。向困难群众发放消费券3791万元。新建经济适用房3030套,新增廉租房租赁补贴5775户。采取集中建设活动板房、修复受损住房等形式,让94.7万地震受灾群众得到过渡安置,在全省率先全面完成过渡安
2009年城乡统筹工作总结与2012年工作安排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