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厅纪念建国60周年征文:生命观照中的水意象
水利厅纪念建国60周年征文:生命观照中的水意象
《三国演义》卷首的《临江仙》开篇云:“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以长江之水这一意象观照生命,品味浮生短暂。观照生命的意象颇多,水,作为一种自然物质进入观照的视野,经历了漫长的文化积淀,成为一种独立意象。 水生万物的哲学观念,几乎是中华民族一种普遍的心理意识。古代朴素唯物论把金、木、水、火、土视为世界的本原,认为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没有世间万物生机勃勃的景象。《管子·水地篇》:“故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诸生之宗室也。……万物莫不以生。”同样认为,水是万物之灵—人的生命本源:“人,水也。男女精气合,而水流形。……凝蹇而为人。”远古时代,人类依水而居,中华民族的文明发祥于黄河流域,古代埃及的文明依仗尼罗河流域开始孕育,古印度文明开端于恒河流域,古巴比伦文明渊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两河流域。从一定意义上讲,水是人类生存和文明进步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人类的文明离不开水的滋润,以水观照生命本体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水性至柔,却滋生万物。人类对水的亲近与敬畏之情,衍生了内涵丰富的水文化。水作为生命的观照客体,浸透着古今“智者”博大精深的人文精神。搜寻中国的文化典藉,几乎所有有史记载的文字,都蕴涵着丰富的水文化的内容。就审美心态而言,在观照生命中,水的意象大致分为神秘化—理性化—本体化三个特征。
童年时代的人类,与自然的第一次对话是充满神秘色彩的。出于生存的本能,人类睁着无知的双眼,去看待万物,把自然看作超人的异己力量,怀着宗教的虔诚,敬畏的感情,对之顶礼膜拜。中国原始民族认为:凡是人类所不能理解的自然现象都是神灵。此类文字散见在各种典籍的神话传说中。古人将水的现象归因为水神的职能,当水维持在正面水利厅纪念建国60周年征文:生命观照中的水意象
水利厅纪念建国60周年征文:生命观照中的水意象《三国演义》卷首的《临江仙》开...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