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局职工纪念祖国60周年优秀征文
粮食局职工纪念祖国60周年优秀征文
煎包的温暖
儿时,家里吃的不是我让反胃的黄黄的玉米面窝窝,就是黑黑的地瓜饼,难得吃上一次白面做的食品。第一次吃煎包的记忆,仍念念不忘。
爹的身体十分单薄,母亲是小脚,家中没有壮劳力。爹每天只好与迈开小脚的母亲,天不亮就领着大姐、二姐到自家的责任田里干活,早饭、午饭,都是有三姐做好,小心翼翼的送到地头上。虽然,有父母和姐姐的辛勤劳作,生活依旧并不富裕,窝头咸菜是饭桌上的主角。一家人日子也过得紧巴巴的,家里的一日三餐,因陋就简,只求吃饱,不讲吃好。
记得一个临近春节的冬天,娘跟爹商量说:“把咱的猪卖了吧,眼看过年了,出该给孩子们买块布做新衣服啦,再说过年的东西也该买了。”我和小姐姐听了,高兴得躺在被窝里一夜都没睡着觉。
由于没有柏油路,我记得到收猪的地方,要走十多里的曲曲折折的疙疙瘩瘩的乡间小路。天放亮的时候,终于到了镇上收猪的食品站。
把猪过了称,爹小心翼翼的收好钱。就用车推着我,兴冲冲地往热闹的集市赶去。此时的爹,脾气特别好,还轻轻的哼上了久违的小曲
粮食局职工纪念祖国60周年优秀征文
粮食局职工纪念祖国60周年优秀征文煎包的温暖儿时,家里吃的不是我让反胃的黄黄...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