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策划竞争性农业发展思考
在贸易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宏观至一个国家和地区,微观至一个乡村和家庭,农业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竞争性。
一、树立三种发展理念,拓宽“兴农兴业”新思维
一是树立竞争性农业强农富民的理念。现阶段,我国农业的普遍弱质与低效,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规模的“小、散、杂”和产品的“低、粗、劣
”,与竞争性农业所要求的专业化布局、规模化生产、轻简化操作、企业化经营、标准化管理和生态化发展的特征相差甚远。
二是树立竞争性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竞争性农业的核心,一是产品有市场,二是产业有效益,三是发展可持久。
“湖广熟,天下足”。**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出口水产品、生猪和柑橘较具优势,这6大农产品是全市的发展重点,具体到各区(县、市)均应各有侧重。
多年来,**县坚持“做活山地文章,发展绿色农业,壮大特色产业”的发展思路,主导产业获得长足发展,这次共有水稻、玉米、油菜、柑橘、马铃薯、生猪、肉羊7大农产品入选“国家方阵”。当前,**县要抢抓国家“强基础,保供应,促增长”的优惠政策与重点投入机遇,赶上最新一轮的“产地集中,产品集中,投入集中,发展集中”的农业产业化建设高潮,着力改善水、电、路、科技支撑等装备条件,提高全县农业整体建设水平。此外,茶叶、高山蔬菜、烤烟3大特色产业规模较大,基础较好,要在提质升级上大做文章,建成山区农民增收的“小金库”。油茶,是国家“减少与粮棉争地,保障粮油安全”战略的重点发展对象,**县要利用山地、野生油茶林资源丰富的优势,急起直追,有所作为。今后,水稻、玉米、油菜、马铃薯、烤烟、生猪、肉羊7大农产品的重心是“多产优产保供应”,柑橘、茶叶、高山蔬菜、油茶4大农产品的方向是“提质升级促增收”。
三是树立竞争性农业与自然和谐的理念。首先,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巩固全县十年封山禁伐护绿成果,努力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强水土保护和乡村环境维护,创造“天朗气清,水碧土净”的优美生产环境,夯实竞争性农业的发展基础。
二、突出四项建设重点,实现“高产高效”新突破
第一,突出高标准生产基地建设,着力提高土地回报率。争取国家大项目,推动基地大建设,按照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要求,加强土壤改造、水利配套、机耕道路、电力供应、病虫防控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搞好“天水田”、“漏斗田”、“腊水田”、“烂泥田”等低产园地的改造
升级,提高竞争性农业的抗风险能力。
根据适栽适种的原则,结合现有生产基础,全县确立以蒙泉、夹山等乡镇为主
的42万亩优质水稻生产基地,以易家渡、二都等乡镇为主的40万亩优质油菜生产基地,以太平、子良等乡镇为主的20万亩优质玉米生产基地,以罗坪、雁池等乡镇为主的10万亩优质马铃薯生产基地,以新关、白云、三圣等乡镇为主的45万亩优质柑橘生产基地,以壶瓶山、东山峰、南北镇为主的10万亩优质茶叶生产基地,按“多村一品”、“多乡一品”的原则布局,以专业化布局、规模化生产、轻简化操作、企业化经营、标准化管理和生态化发展的产业优势,实现高标准高回报。
第二,突出精深加工项目建设,着力提高农业利润率。针对大宗农产品
以科学发展观策划竞争性农业发展思考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