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局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报告
地震局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报告
**县地震局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情况总结报告
自3月份下旬以来,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在县委学科办和县委第二指导检查组的精心指导和帮助下,县地震局紧密结合部门实际,组织全局党员干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饱满的热情、求真务实的态度,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完成了三个阶段,即学习调研阶段、分析检查阶段、整改落实阶段规定的各项规定动作,创造性地开展了自选动作,提高了全局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执行力、操作力和创新力,解决了一些制约和阻碍我县防震减灾工作科学发展的问题,实现了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现将我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活动取得的主要成效
实践活动重在学习,贵在实践,通过近半年来将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我局实践活动取了明显成效。群众满意度测评结果为:满意。满意率达100%。对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满意率达100%。对整个活动满意率达100%。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提高了认识,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通过近半年的学习实践,我局党支部和党员干部进一步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明确了为什么要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从思想上提高了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全局上下形成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浓厚氛围,全体党员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大大增强,为今后深入持久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xx年以前,由于诸多原因,我县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工作尚未全面开展,严重制约了全县防震减灾工作又好又快发展。针对这一情况,局党支部把统筹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协调发展,自觉将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防震减灾工作的各个方面,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狠抓落实,全县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协调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二)强化了地震监测预报的基础地位,不断打牢防震减灾工作基础
一是地震监测点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经过多年的努力,特别是“十五”期间的建设,我县地震监测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现有由1套水温、1套水氡观测仪组成的数字化前兆观测网。
二是地震监测预报和震情跟踪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根据常规工作主要抓好规范和提高的思路,20xx年我局制定了《**县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管理制度》和《震情监测值班制度》,对地震微观观测、宏观观测、震情跟踪监视、震情会商、震情通报、震情报告、震情值班等工作进行了全面、详细、具体的规定,做到了工作有记录、管理有规范、评比有标准。及时收集核实各种宏、微观异常现象,组织开展震情会商编制震情跟踪工作月报,按月上报州地震局。
三是地震群测群防工作进一步强化。结合我县地壳结构特点和水利设施的分布情况,在原有模拟仪器和数传仪器监测的基础上,分别在板桥河水库附近、五者水库附近、既比村附近设立了三个宏观观测点,对水体及动物进行24小时宏观异常监测,形成地震宏观监测网络,成为捕捉大震、近震、临震信息的前哨,已成为我县地震监测预报工作重要的组成部份和不可替代的力量。
(三)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防震减灾服务民生工作有突破
按照实践科学发展观“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要求,我们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调动一切力量和资源,集中解决了一批热点难点问题,主要有:
一是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抽调专人入住县行政审批中心,把加强和规范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工作作为震灾防御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紧紧抓住《云南省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条例》颁布实施的机遇,进一步加强汇报协调,努力使有关部门、领导形成共识,齐心协力推进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工作。至八月份,共办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审核16件,接受有关建设物抗震设防要求审核等工作情况咨询6次。地震行政许可审批工作进入规范化轨道。
二是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活动蓬勃开展。在四川汶川“5.12”大地震一周年之际,我局在经费非常紧缺的情况下安排专项经费,印制地震科普宣传材料7万份,并联合县教育局、县科学技术协会,深入各中小学发放防震减灾科普常识手册,开展课堂地震知识专题讲座,大力宣传防震减灾科普常识,截止5月20日。共发放防震减灾宣传手册、宣传单7万余册(份);召开专题培训、讲座200余次;张帖宣传标语40余条;播放地震科普影视资料 350余分钟,达到了“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确保一方平安”的目的。通过各种形式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促进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有了新的提高。
(四)加强了地震应急管理工作,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一是地震应急预案管理进一步规范。认真审核,严格把关,做好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属各部门二级地震应急预案报送审核、备案工作。截止目前已对17个乡镇、部门的预案进行了审核、备案,二是采取中心校区具体落实,地震部门具体指导,各学校具体负责实施的原则,全面推进中小学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及防震避险演练活动。活动共参加防震避险疏散演练师生7万余人,进行防震避险演练100余场次,通过活动使我县在校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显著增强。
(五)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全体党员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核心与内涵的理解,进一步认识到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对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髓,全面引领和指导我们所从事的防震减灾工作十分重要。认识到要做好防震减灾工作,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做到学好理论、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通过党支部集中学习和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党员干部思想境界有所升华,理论水平有所提高,发展思路更加开阔,努力做到把科学发展观学懂弄通,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六)党性修养和干部作风面貌进一步提高
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全局党员干部认真查找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取了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使得机关的工作作风和党员干部的精神面貌呈现新的变化。一是政治立场更加坚定。在学习实践中,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加强党性修养,主动转变不符合科学发展观、不符合中央政策要求、不符合群众期望的观念和做法,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上级党委保持高度一致,保证上级党委各项政策措施的全面贯彻落实。二是工作作风更加扎实。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全局党员干部工作热情进一步提高、责任意识明显增强,使得各项工作有布置、有督促、有检查,机关工作作风有了进一步的转变。三是勤政廉政更加自觉。全局党员干部主动把时间和精力更多地用于理论和业务学习,想大事、办实事、抓落实、促发展,认真执行廉洁从政八项规定,树立了“勤政、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七)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推进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一是组织全体党员到挂钩联系点,开展“五个一活动”征求群众意见、宣讲惠农政策、走访困难群众、为人民群众做实事、做好事。并从极为紧张的经费当中挤出五千元钱,建立了农村党员创业激励基金,帮助挂钩联系点的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发展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使基层人民群众确确实实的得到实惠。二是“6·14”冰雹灾害发生后,全休干部职式心系
地震局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报告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