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我市旅游资源战略性思考
**要在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上实现大的突破,必须大力推进**旅游资源品牌化、旅游功能全面化、旅游客源多元化、旅游质量标准化、旅游产品特色化,打造具有国内一流水准的旅游休闲基地。
一、强化认证意识,推进旅游资源品牌化
充分对接国际和国内标准,彰显历史文化差异性、民间民俗神秘性和山水风光独特性,
解决旅游资源认同性问题。一是加强“申遗”工作,拔高发展标杆。建立健全权威、科学、民主的“申遗”决策机制,编制文化遗产地的申报规划和重点景区的控制规划,不断密切与国家保护机构和国际保护组织的联系,学习借鉴著名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的申报经验,对天柱山、浮山等国家级地质公园进行“申遗”的论证、评估和规划。二是加强“民保”工作,强势注册文化。针对区域文化资源分布于民间和理论化程度低的现实,成立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组织专门人员,设立专门资金对区域的文化资源进行抢救性挖掘、整理、研究、出版,对重要文化遗产进行申报注册,获取文化专利权和知识产权,形成注册文化,以便形成**独占性文化优势资源。重点围绕黄梅戏、岳西高腔、佛教禅宗和革命根据地革命旧址群等,加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普查、认定、申报、保护和交流传播。三是加快“创重”工作,保护自然遗产。学习借鉴国际上国家公园的建设管理经验,大力推进国家和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创建工作,大力保护森林公园、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区和历史文化名城等风景资源,整体推进景区景点周围和旅游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建设,严防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旅游资源的低水平开发。
二、强化基础意识,推进旅游功能全面化
没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就没有旅游业的发展。推进旅游功能全面化,必须建设高质量的基础设施,解决旅游功能适应性问题。一是加快旅游大通道建设,提高入境便捷性。抓好南京-**、**-黄山、武汉-岳西高速公路开工、天柱山机场命名和跑道扩建工程,逐步开通与上海、杭州、武汉、南昌等省会城市和黄山、芜湖、九江等重要旅游地级市的对飞航班;争取天柱山火车站的改造升级,加快天柱山旅游经济圈、**市区各景点的直线通达工程建设步伐。同时,加强旅游区域合作,以便捷的交通为纽带、良好的配套设施为基础,使区域之间互为市场、互为资源、相互促进。二是加快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旅居舒适性。继续按照“改造旧城、建设新城、打造名城”的思路,加快推进旅游城市建设。以逐步实现**市区与高河镇的对接为主干,拉开城市骨架,实现扩容提质,提高接待能力。完善旅游服务功能,在主要景区建设集餐饮、购物、咨询、休憩、娱乐为一体的游客服务中心,在城市进出口改造升级一批大型旅游停车场,在城区建设美食馆、西餐厅、酒吧等
推进我市旅游资源战略性思考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