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运用心理测试技术侦破案件问题探讨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221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职务犯罪案件的嫌疑人的反侦查能力越来越强,对于奋战在职务犯罪案件侦查一线的侦查人员来说,仅仅依靠原有的“一张嘴,一支笔”,与嫌疑人磨嘴皮子的手段要想在短暂的12小时内突破成案或者要想在立案后使案件有所发展显得越来越困难,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摆在大家面前。不管是理论界还是实践界,都喊出了“向科

技要侦查力”的口号,希望将一些技术手段引入侦破案件中,全国更是有一些检察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从世界各国的刑事侦查手段来看,技术手段的运用主要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技术手段的使用要对当事人公开,甚至需要事先征得其同意,比如进行心理测试检查;二是技术手段的运用在一定范围内秘密进行,比如采用电话监听、电子监控、秘密拍照或者录象等。对于检察机关来说,在职务犯罪案件的侦破过程中,侦查人员所面对的嫌疑人一般是素质较高、隐藏较深的官员,而职务犯罪案件比如受贿案件的犯罪情节大多是在“一对一”的情况下发生的,取证难、突破难,比较上述技术手段,相对而言,采用心理测试技术对付这类案件较为有利。本文拟对职务犯罪案件侦查中,运用心理测试技术侦破疑难案件作一粗浅的探讨。

一、心理测试技术的概念及用于侦破案件的科学依据

所谓心理测试技术,是指具有心理测试资格或者技术的专门人员按照一定的程序规则,运用多道心理测试仪设备记录测慌对象在回答其所设置的问题的过程中某些生理参量的变化,并通过分析多道心理测试仪设备所记录的图谱,对被测对象在回答问题时是否说谎作出判断的活动。其间,利用的一个重要工具“多道心理测试仪”,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测慌仪”,英文名叫“ploygraph”,又名“多项记录仪”,是一种记录多项生理反应的仪器,它可以在犯罪调查中用来协助侦讯,了解受询问对象的心理状况,从而判断其是否涉及刑案。真正的嫌疑人此时大都会否认涉案而说谎,所以俗称“测慌”,“测慌”不是测“谎言”本身,而是测心理所受刺激引起的生理参量的变化。

将心理测试技术引入刑事犯罪案件的侦查和审讯中,依据的是心理学的理论,每个人在经历了某个特殊事件后,都会毫无例外地在心理上留下无法磨灭的印记。作案人在作案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心里会无法克制地反复重现作案时的各种情景,琢磨自己可能留下的痕迹。每当别人提及发案现场的一些细节时,作案人心理上的这种烙印就会因受到震撼而通过呼吸、脉搏和皮肤等各种生物反映暴露出来,这种细微的反应被测试仪记录下来,汇集形成或知情或参与或无辜的结论。

二、运用心理测试技术侦破案件的价值判断及取向

正如美国司法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所言:“那些有眼能看,有耳能听的人相信,没有任何人能够保守一个秘密。即使他的嘴保持沉默,他的指尖却在喋喋不休,背

运用心理测试技术侦破案件问题探讨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职务犯罪案件的嫌疑人的反侦查能力越来越强,对于奋战...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