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监控及侦查指挥缺陷调研思考
远程监控及侦查指挥缺陷调研思考
随着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水平的提高,犯罪分子的反侦查意识和反侦查能力也在不断地增强。作案手段日益翻新,犯罪的伎俩更趋诡谲。面对这种新的挑战,检察机关如何来改变传统的侦查指挥模式, 突破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指挥侦破案件这个瓶颈,运用更加灵活、及时的侦查指挥手段去应对,从而来有效突破案件、查明案情,夺取反腐败斗争的胜利。
关键词: 侦查指挥 远程监控
一、传统侦查指挥模式之缺陷所在
传统的侦查指挥模式往往通过侦查人员对案件进展情况的判断运用语言传输的方式向指挥人员报告,指挥者则根据侦查人员的汇报情况,进行决策,决定侦查方向。这种侦查指挥模式,由于受语言传输的不稳定性和信息量的多少以及侦查人员的对问题理解能力的高低影响,使得指挥人员有时很难完全作出准确的决策,从而导致侦查方向不明。具体表现为:
1、信息的及时性不好
由于指挥人员不直接接触现场情况,不能同步快速了解案件进展情况,仅是依靠现场侦查人员的来回汇报,往往在作出决策时,已失去了最佳时机,及时性较低,使得决策的有效性大大降低。
2、信息的正确性不高
由于指挥者是靠侦查人员汇报的信息,来进行分析决策的,往往会受侦查人员的素质能力高低的影响,有时做出的决策存在一定的不正确性,以制定带有偏差的侦查方向。
3、信息的完整性不够
指挥者通过侦查人员的汇报来了解案件信息,没有掌握全面详实的案件信息,往往会遗漏一些细节问题,而有时恰恰一些细节正是突破案件或取证的关键,由于指挥者对信息缺乏直观性和完整性,因此,作出的决策往往会缺乏周密性。
4、信息的互动性不强
传统模式下的侦查取证或审讯,往往是有二至三名侦查人员来完成,由于受到侦查人员的侦查能力及对相关知识情况的了解的影响,同时,又不能及时将信息传出,使得后方人员不能及时支援,互动性不高.不能形成集体协同作战的局面,使审讯和取证工作有时会陷入僵局。
二、当前侦查指挥技术发展的趋势
我国检察机关的信息化建设从20xx年起步至今,经历了由点及面,由弱渐强的发展阶段,并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信息一体化网络。随着“科技强检”进程的逐步深入,检察人的传统思维和工作模式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也正是在这种网络化日盛的趋势下,检察机关的信息化建设成为了检察事业发展的重要课题。最新的《瞭望》周刊刊文称,反贪侦查改革是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其目标是严肃社会主义司法改革的政治方向,发展完善有中国检察特色的职务犯罪侦查制度。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为加强反贪工作,最高检将以提高侦查装备的科技含量和侦查队伍的科技素质为基本任务,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实施重点,落实当前、着眼发展、统一规划、分布实施。 长远目标是到20xx年,依托全国检察数字专线网,建成覆盖全国、安全
远程监控及侦查指挥缺陷调研思考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