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小品
赵本山小品“包袱” 辨析
作者:湖北京山江克关
一、移花接木
“移花接木”也就是转移概念。通过谐音、谐义的手法,故意张冠李戴,制造笑料。
例
1、《红高梁模特队》:
范:我说的是英文。
赵:这是一位养鸡专业户,最害怕的就是鹰。
例
2、《昨天今天明天》:
宋: 我想写本书。
赵: 哎呀,打住。拉倒吧,看书都看不下来写啥书啊?
宋: 人家倪萍出本书叫《日子》,我这本书就叫《月子》!
赵: 真能吹牛啊,你要写《月子》,我也写本书,叫《侍侯月子》。
崔: 大妈呀,当时大叔他是怎么追的你?
宋: 他就是主动和我接近,没事儿和我唠嗑,不是给我割草就是给我朗诵诗歌,还总找机会向我暗送秋波呢!
赵: 别瞎说,我记着我给你送过笔,送过桌,还给你家送一口大黑锅,我啥时给你送秋波了?秋波是啥玩意儿?
崔: 秋波是青年男女——
宋: 秋波是啥玩意儿你咋都不懂呢,这么没文化呢。
赵: 啥呀?
宋: 秋波就是秋天的菠菜。
例
3、《钟点工》:
宋:你就拉倒吧,你就搁家,整个网,上网呗。
赵:我多年不打鱼了,还哪有网呀?那么多年了。
例
4、《说事儿》:
宋:哎哎,俺们那旮旯有个挺老大的养鸡场,开业那彩都是我剪的 。
赵:是,她剪完了第二天就禽流感了,当时死了一万多只鸡,最后送她个
外号,叫一剪没 。
例
5、《牛大叔提干》:
赵:这是啥玩意儿?龟都上来啦。
张:这是甲鱼蛋。
赵:这家伙能杀出蛋来可不容易呀,(扯起蛋来)这啥意思?
张:太滑不好夹,用线穿起来吃着方便。
赵:这是谁研究的?真是人才,这扯蛋、扯蛋是不是这么来的?
例
6、《心病》:
赵:那行,那我们就开始治疗。谈话治疗啊。
范:啊?怎、怎么个谈话治疗啊?
赵:不打针,不吃药,坐这就是跟你唠,用谈话的方式治疗,也叫“话疗”。
二、假痴不颠
“假痴不颠”就是在台上故意装糊涂、装弱智,惹观众发笑。在许多小品中,赵本山都是以“蔫巴”形象出现的,后来有几个小品,范伟又取代了这种造型。
例
1、《红高粱模特队》:
范:自我介绍一下,我姓范,我只不过是搞一点服装设计和模特表演的训练工作,大家就管我叫小范吧。
赵:哎,不行,叫小贩是绝对不行的,小贩是倒腾服装的,您是设计服装的,最起码也得称呼您范师傅。
范:在训练之前,我想看看大家的基功。
赵:鸡公?带来了没有?
范:从仿生学的角度讲,就是猫步。
赵:家猫?在散步?
范:不是猫在散步,是猫在走直线。
赵本山小品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