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剧:怎么办
剧情简介
下岗职工夏叔的女儿夏凤考取了京华大学,夏叔是又高兴又忧愁,高兴的是家里出了个女状元,忧愁的是女儿的学费、生活费、谢师宴怎么办。夏凤见到前任高考状元师兄华龙的遭遇,决心放弃学业去经商,于是引起了一场对高考、对教育的思考。应该怎么办?校长、老师、学生和家长都感到迷惘和无奈。
创作意图
10年文革结束后的1977年,恢复高考是中国社会的一件大事,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了粉碎“四人帮”,恢复高考是顺民心、合民意的。可以说恢复高考是邓小平改革开放的第一步。改革开放30年,也就是恢复高考30年。改革开放30年硕果累累,而恢复高考30年却问题多多。高考的问题已是积重难返。怎么办?本剧试图艺术地提出这个问题。
剧中人物(按出场顺序)
1.夏叔(男,五十多岁)
2.华婶(女,五十多岁)
3.老师(女,四十多岁,戴眼镜)
4.校长(男,五十多岁,戴眼镜)
5.记者(女,二十多岁,戴眼镜)
6.学生(男,十六七岁,戴眼镜)
7.学生(女,十六七岁,戴眼镜)
8.家长(女,三十多岁,戴眼镜)
9.家长(男,三十多岁,戴眼镜)
10.夏凤(女,十八九岁,戴眼镜)
11.华龙(男,二十多岁,戴眼镜)
场景布置
夏叔家。厅正中墙上挂着一张很旧的毛主席画像,贴着很多旧的奖状;一张旧的八仙桌,桌上放着一个旧的热水瓶、两个旧的搪瓷茶缸,桌旁一边一张旧椅子。厅的右边是一扇门,关着,是女儿的房间。厅的左边放着一张床,床上是旧的被褥枕头,是夏叔下榻处兼沙发。
第一场
(夏叔扫地抹桌后,把一盘糖果放在桌上,又慢慢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包香烟,轻轻地把这包香烟放在桌子上,然后又用双手把这包香烟拿起来,看了又看,闻了又闻。华婶端着两条长板凳上场)
华婶:哇!夏叔你也潇洒走一回,能把芙蓉王来吹。(夏叔连忙把芙蓉王放回桌上,慌忙从另一个口袋里掏出一包皱巴巴的香烟,抽出一支点燃)
夏叔:哎!华婶!别笑话我老夏了。能力强,芙蓉王;能力差,抽白沙。
华婶:谁说夏叔能力差,女儿夏凤上京华。恭喜呀恭喜!
夏叔:同喜同喜!老夏我呀还得勒紧裤带熬几年,华婶你啊如今就有儿京华毕业赚大钱!
华婶:赚大钱?梦里哟!今天本是好日子,就别提钱的烦恼啰!听说校长老师都要来祝贺,我搬两张板凳来给客人坐。
夏叔:多谢多谢!多谢华婶热心肠,老夏请你吃喜糖。等我夏凤也京华毕业赚大钱,一定请华婶你吃海鲜!
华婶:富人有钱吃海鲜,穷人不知海鲜是方还是圆。一日三餐能饱肚,萝卜烧肉盼过年。
夏叔:华婶你晓
小品剧:怎么办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