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位
小品《错位》
北京某高校迎新
剧中人物:招生老师(女)、
北京少爷(志愿者、男生,戴袖标,口音京片子,道具:手中拿一本厚厚的黑色笔记本,关键资料性长段台词可以翻读。)、
新生甲(男、东北人)
新生乙(男,云南少数民族)
『幕启:(醒目的红色横幅“计算机网络技术系系欢迎新同学”,横幅下黄色标志牌 “交费处向钱看→”,偏右斜放办公桌、椅)
北京少爷:(站在标志牌和办公桌之间,嬉皮笑脸地吆喝着,仿佛卖菜的小贩)欢迎啦啊,欢迎新同学啦!欢迎您交费,您交费就这边请啊——(指办公桌女老师)交了费您就算注册啦!注了册您就领宿舍钥匙!交费啦,交了费您就领新书(反复重复前边的吆喝)……领了新书接下来您就领毕业证,领完毕业证您就一准当——高级“白领”去了呵……
女老师:(从左侧上,挟着公文夹,急匆匆走到舞台中向观众)几天来录取新生的工作又忙又累,不过令人欣慰的是,这届学生的录取分数比往年提高不少,500分到600分的学生占的比例有30%之多,好事儿好事儿!招生人数比去年也增加不少,真是可喜可贺!我们的招新原则,一是要新生素质,二是要扩大规模,两项指标双突破,没白忙活……
(女老师很自信地走到办公桌前,听到志愿者的吆喝声回头看——)
女老师:(坐在办公桌前的椅子上,不耐烦地用笔敲打桌子)我说嘿,你就不能正经点?!嘿——说你呐!
北京少爷:(先是故作没听见,继续唠叨,后嬉皮笑脸,语调京白)怎么茬?您说我哪?这不吆喝着呢吗?我怎么不正经啦?
女老师:你这是什么腔调呀?吊儿郎当样儿,不像话!要让新生看见、听见影响多不好,让新生家长看见你这样儿,第一印象——人家把孩子送到咱们学校上学能放心吗?还以为——你整个一个走街串巷登三轮卖菜的京贩子!
北京少爷:贩子?您真会开玩笑,这是范儿!范儿——(挺挺胸脯,綳绷肌肉,晃晃身子,又故作“思想者”雕塑状)
女老师:你觉得你特酷是吗?(忽然差异)嘿,你哪级哪班的啊?前几天我怎么没看见过你呀?最后一天怎么冒出你这么块料来呀?就您这样儿,还——范儿,歇啦吧!
北京少爷:别呀!每天50元儿人民的啊——币!歇了——谁给咱补助费啊?
女老师:问你哪级哪班的呐?打什么叉呀?
北京少爷:我是替补的。我原来以为志愿者是纯进义务呢,“白不搭”无利不起早的,所以哥们没报名……后来听前两天的志愿者说学校给志愿者每人每天五十块钱补助……我怎么能落这空呢我?我把他俩请走了!我拼个份儿,这点事我一个顶俩……再说了学校的事就是咱自己个儿事儿,为学校尽义务舍我其谁?您说是这个理儿吧?嘻嘻……
女老师:谁跟你说的有补助费?还50元——人民的——币!——真够财迷的!志愿者,顾名思义尽义务,补助费根本没那么回事!你让谁给忽悠了吧?
北京少爷:(左思右想台上转)我靠!是吗?要真这样儿哥们可亏大发了!那俩孙子明明对着我耳朵跟我吹
错位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