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央视春晚推荐相声《新文字研究》
甲:今天我在这里要宣读一篇论文。
乙:这不是刚哥吗?
甲:是你呀,你好呀?
乙:我挺好的,不过你可是瘦多了,最近你忙什么哪?
甲:现在时代进步了,科技发展了,出现了诸多新的文化现象。让我着了不小的急。
乙: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事物在进化,应当高兴,没有什么急可着。
甲:我想不通,一些人文化知识学了不少,可是字不会写了。另一些人,文化造诣很高,可是越来越不认字了。
乙:不会吧?
甲:为此,我正在赶写一篇论文,有时候饭吃不下,觉睡不好,不过我认为值得。
乙:哟,你什么时候长学问了?你正写什么论文,能不能先跟我说说?
甲:跟你说说?你什么水平?是研究生是博士后?
乙:研究生、博士生倒不是,不过好歹也上过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甲:我告诉你,现在出现了一些新的语言文字,在网络上流行起来。“表情文字、图画文字”你听说过吗?特别是最近在网络上流行起了“火星文”。
乙:是有这种说法,看不懂,不认识。
甲:经过我的初步研究,对现在流行的一些新文字进行简单归类分析,提出了我的关于《新文字研究》的系列论文成果。其中我的一篇论文,一旦发表会轰动整个学术界,这篇论文,选题独到,论点新颖,论据充足,论证严谨。
乙:你这篇论文的题目是什么?
甲:《论一种新型密码文字的创生与流行》。
乙:现在的文字只是出现了一些异化,让人看不懂,不认识了。学问越高,越看不明白。
甲:火星文嘛,只有九零后才写得出,看得懂,行得通。我想要是将来打起第三次世界大战,用它当李玉和用生命保护的密电码传递信息,很可能用得着。这可算得上本世纪最伟大的发明。
乙:是怎么写的?
甲:像什么“1切斗4幻j,↓b倒挖d!(逐字解读)其实写的是“一切都是幻觉,吓不倒我的!”。
乙:依我看是一些半大孩子打字出现差错后,发现还有点搞笑效果,干脆以错就错。谈不到发明。在早这叫“拼音夹字”。像什么“青蛙de一生、大公鸡de故事”等,适合低年级小学生看的。
甲:根据我的考证,这种文字表意最强,传达的信息量最大,是当今所有文字中最简捷的一种。最有发展前途,最值得研究。像“酱”字,酱油的酱字,代表什么字,你知道吗?
乙:酱油?大酱?黄酱?
甲:你不懂吧,它代表“这样”两个字。(“这样”两个字含混着念)
乙:哪两个字?
甲:“这样”两个字。
乙:哪两个字?
甲:就代表“这样”两个字!(“这样”两个字分开重读)多简捷,一个字代表俩字。你把这样两个字快速连读,“这样”就变成“酱”了。学问多深!
乙:咳,我当有多神密呢,还火星文?这早就有。比如,“甭”字,就当“不用”讲。还有表示不好的“孬“字,再比如围棋术语,“只要”吃,(写成上面一个只字,下面一个要字的合体字)就是“‘就要’吃”!
甲:要不说是伟大的发明呢,早就有,为什么早没有流行?伟大就伟大在这儿,对伟大的发现,进行伟大的发扬,最后成就了伟大的发明。这种对文字的简化,就是伟大的发明。
乙:谈不到伟大的发明,文革后期,我国曾推行过一套汉字简化方案,后来被废止了。像“发展”的展字,尸字下只写一横;农业学大寨的“寨”字写成宝盖头下一个“在”字,没有生命力的东西长不了。中国的汉字基本上是从图画文字到象形文字演变而来的,应是重义文字,硬要进行形声改造是行不通的。
甲:通过我的研究,不这么看,这种文字既象形又表意还仿声,打破了语种的界限,将文字的表达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比如,现在网络上流行的火星文最典型的一句话:“3q得orz”,是多么地美妙,多么地完美!
乙:什么意思?
甲:这段文字一般人是看不懂的。“3q得orz”,据说它的意思是“感激、佩服得五体投地”。特别是“orz”这三个英文字母,组合在一起,产生了奇特的象形效果:“o”代表一个人的头部,“r”代表一个人的俯下上半身,双上肢撑地状,“z”代表一个人的双下肢跪在地上的整个人仆俯在地的侧面像。
乙:原来如此,怎么
2008央视春晚推荐相声《新文字研究》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