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与爱情
甲:(唱)“九九那个艳阳天,十八岁的哥哥想把那军来参。风车跟着那东风转,哥哥惦记着呀小英莲。”二妹子!
乙:哎……三娃子!
甲:谁是三娃子?
乙:那你叫我二妹子?!
甲:我唱的这是电影《柳堡的故事》的插曲。
乙:这曲子太有感情,我都听入迷了。
甲:你看,一首好的歌曲让人唱不烦,听不厌。
乙:隔多少年都爱听。
甲:可就这首歌,“四人帮”说它是“黄色歌曲”,不让唱了。
乙:因为什么?
甲:因为歌里描写了男女的爱慕之情。
乙:噢,歌里有爱情。
甲:其实,你说生活中能没爱情吗?
乙:不能。
甲:为什么不能?
乙:因为……没爱情……多没劲呀!
甲:结果歌曲里不许有姑娘、小伙、阿哥、阿妹的字样。
乙:不许写姑娘、小伙?
甲:写可以。写铁姑娘、钢小伙。
乙:嚯!那写我们就得铜老头,钢种老太太。
甲:那时有这样一首歌。
乙:您给唱唱。
甲:(唱)“俺队有个铁姑娘,铁手、铁脚、铁肩膀,拳头一攥嘎嘣嘣,走起路来震天响,一拳能把山砸开,一脚能让水倒淌!”
乙:这是大姑娘?
甲:这是二郎神。这样的姑娘你敢喜欢吗?
乙:不敢。
甲:怎么呢?
乙:我怕他踹我一脚。
甲:结果他们连外国人都给蒙了,那时候国外的舆论说我们中国没有真正的情歌。
乙:这可是偏见。
甲:其实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有着世界上最为悠久的历史。
乙:文明古国嘛。
甲:我们的人民有着纯洁、高尚的爱情。
乙:是呀。
甲:有诗为证。
乙:那你给说一说。
甲:早在中国的《诗经》里。
乙: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作。
甲:就有这样的诗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求。”
乙:噢,“君子好逑”,我听懂了。
甲:怎么讲?
乙:凡是君子人,都的踢足球。
甲:那“窈窕淑女”呢?
乙:那时候他们踢得不好,净输给女的。
甲:你这都是干什么呀?
乙:不是这么讲?
甲:这是诗人看到水中洲上的一对对雎鸠,联想到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哇!
乙:噢,简短的情歌。
甲:汉代乐府民歌《上邪》,为了表达生死不渝的爱,诗中呼天为誓:除非山可成平地,江水可枯竭,冬天雷打震耳,夏天大雪纷飞,天地合在一起,才能把我和我的那个她分开。
乙:嘿!这爱的多瓷实啊!
甲:宋代诗人李之仪写的《卜算子》词,那是爱情的美丽诗篇。
乙:您给念一念。
甲:“我住长江头,君子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听一听,“我住长江头”,长江头在什么地方?
乙:哎哟,北源在可可西里山,南源在唐古拉山哪。
甲:“君住张长江尾”,长江尾在什么地方?
乙:在上海入东海,那是蒲江口哇。
甲:“日日思君不见君”……
乙:“共饮长江水。“
甲:“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原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乙:唉!
甲:叹什么气呀?
乙:敢情宋朝那时侯就有两地生活的呀。
甲:但是,山水隔不住情谊。
乙:他们怎么不往一块儿调呀?
甲:怎么调?
乙;找劳动局呗。
甲:宋朝有劳动局吗?
乙:没有就更好办了。自己回来呀。
甲:一个青藏,一个江苏,怎么回?
乙:坐火车。
甲:你给开车?
乙:对,没火车……那干脆就走着呀。
甲:不行,跟
诗歌与爱情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