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远程教育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现代远程教育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现代远程教育是通过网络进行知识传输和知识学习的新型教育形式,其特点和优势是教师和学生能够跨越空间进行实时或非实时的交互。在我国教育资源相对稀缺的今天,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一种崭新教育学习形式,是人们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已经受到越来越多求学者认同和欢迎,近年来得到长足发展。自1999年以来,教育部已经批准68所普通高校和中央电大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截至20xx年底,学历教育累计注册学生670万。随着远程教育的蓬勃发展,学习中心作为试点高校办学的最前沿,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成立了7000余个,其中普通试点高校3000余个,广播电视大学及其分校2800余个,公共服务体系1500余个。虽然学习中心队伍庞大,但直接与行业企业合作设立的却寥寥无几。
通过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和思考,结合学院承担的教育部重大课题的子课题《冶金行业继续教育现状与改革发展研究》,通过调研,初步了解了现代远程教育目前的办学模式基本情况以及冶金行业企业继续教育基本状况,深入分析了目前试点高校普遍采取的与校外学习中心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了改革现代远程教育单一的办学模式,满足行业企业需求,积极推进面向行业企业的现代远程教育新模式。
一、对传统校外学习中心的分析与探讨
1、学习中心的功能与地位
现在人们普遍认同,现代远程教育院校和校外学习中心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前者负责计划制定、课程设置、教学资源开发、学籍管理、证书颁发、收费标准等工作,并向后者提供管理和教学环节的有关指导;后者则认真执行前者的各项规章制度,配合前者开展招生宣传活动,承担日常教学的组织与管理,落实学风、考风建设,保证现代远程教育技术装备正常运转,为学生提供教育咨询和指导,把周到的学习支持服务工作做到每个学生,二者构成现代远程教育支持服务系统,为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全方位助学服务。校外学习中心是现代远程教育支持服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在现代远程教育中发挥着多种功能,通常附设在一些普通高校、民办院校、职业学校、非学历培训机构等。
2、学习中心内部环境出现的主要问题
办学理念有偏差,只重招生不重办学。部分校外学习中心未能深刻理解和把握现代远程教育的本质内涵及其特点,在办学的指导思想和理念上还有偏差,把盈利视为办学的唯一目的。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只想多招学生而忽视了校外学习中心的教育责任,只重视硬件设施的投入而忽视了辅导教师素质以及组织文化等软件的建设。现代远程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高水平、应用型、技术型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校外学习中心和主办高校都是现代远程教育体系中的有机一环,其办学理念应当是一致的。校外学习中心必须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不仅要在学业上做好充分的学习支持服务,更重要的是要把对学员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做深做细,促进学员全面健康发展。
招生组织工作不规范,生源质量下降。为了加强对校外学习中心的管理,规范其办学行为,20xx年教育部办公厅颁发了《关于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点)建设和管理的原则意见》(试行),20xx年颁布了《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点)暂行管理办法》,并建立了年报年检制度,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学院每年定期向教育部提交状态数据,并开展自我检查。这使得校外学习中心的办学和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但是各地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有些主办高校将国家给试点院校的办学权转移给校外学习中心,由校外学习中心自主组织招生、授课,自行印制试卷、自主命题考试和自主阅卷,少数校外学习中心还存在“点外设点”的情况,有些地区还存在部分不符合条件、未经审批的校外学习中心招生,个别校外学习中心在招生宣传上有误导的现象,甚至存在违规招收不合格生源的情况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对我国现代远程教育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教学组织管理不够细致,学习支持服务还不够完善。由于远程教育的教与学活动在
现代远程教育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