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完善流行感冒监测方案
为进一步完善*市流感监测网络,全面提高流感监测网络的监测质量和工作水平,及时掌握流感流行趋势、病毒变异,早期发现、报告和处理暴发疫情,依据卫生部《全国流感监测方案》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
(一)监测流感活动水平和流行动态;
(二)及时发现流感病毒变异并做出预警;
(三)为全球及我国流感疫苗毒株的预测和推荐提供依据。
二、监测内容与工作要求
(一)流感样病例监测
1.监测病例定义
流感样病例:发热(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者。
2.监测时间
所有国家级(9家)与区(县)级(11家)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均开展全年流感样病例监测。
3.监测指标
每日内科门急诊病例总数,每日分年龄别流感样病例数,每日流感样病例百分比。
4.监测诊室的设置
(1)综合医院在内科门诊、内科急诊、发热门诊和(或)儿内科门诊、儿内科急诊开展流感样病例的监测;内科门诊开展流感样病例监测的诊室应当包括所有内科诊室和感染性疾病科。
(2)儿童医院在儿内科门诊、儿内科急诊和(或)发热门诊开展流感样病例的监测;如哨点医院儿内科门诊有细分的科室,儿内科门诊开展流感样病例监测的诊室应包括所有儿内科诊室。
5.流感样病例的报告
(1)监测点医院设置监测诊室的医务人员,按照流感样病例的定义,对诊室每日就诊的病例进行诊断,登记分年龄组的流感样病例数和门急诊病例就诊总数,填写“流感样病人门诊病例登记表”,报医院主管科室。监测点医院主管科室汇总后,每日上午10点前上报前一日数据,国家级监测点分诊室录入“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区(县)级监测点将报表传真或电话通知至辖区疾控机构,辖区疾控机构于当日上午11时之前录入“*市公共卫生信息数据平台”。
(2)流感样病例数和门急诊病例就诊总数在每个监测诊室的产生来源必须一致。
(3)哨点医院可自行安排主管科室,但必须严格按照方案要求进行报告和数据录入;院方做好对主管科室的监督和检查。
6.流感样病例标本采集和运送
(1)采样对象:发病3天内的流感样病例,且没有服用过抗病毒药物。
(2)咽拭子采集方法:用带有聚丙烯纤维头的拭子适度用力擦拭双侧扁桃体及咽后壁,应避免触及舌部,将拭子头浸入采样液中,尾部弃去。采样所用材料由哨点医院对应的流感网络实验室提供。
(3)标本数量:每家国家级哨点医院在10月至次年3月(流感流行季)每周采集10-15份流感样病例标本,4-9月(流感非流行季)每周采集1-3份标本,标本采集量每周应均衡分布,避免集中、突击采样。
(4)标本的运送:标本采集后应当
城市完善流行感冒监测方案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