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
摘要: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所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掌握职业道德规范,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未来立业创业成功的基石。当前职业道德教育存在教学内容时代性不强、教学方法忽视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主体性、缺乏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对学生评价模式简单等问题。在职业道德教育中坚持科学发展观,在教学中处理好正面教育引导与剖析典型的关系、教学过程时代感、针对性与时效性的关系、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修养关系。
关键词:职业道德;科学发展观;实效性;道德修养
作者简介:胡兴军 男 大学学历 济南九职专教师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所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既是对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要求,也是各行各业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掌握职业道德规范,并在专业学习、教学实习、社会实践中养成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未来立业创业成功的基石。中职学校毕业生作为社会新增劳动力的主体,职业道德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安定与文明,同时也影响着学生个人的人生道路。因此,有效地对职校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而且对提高全民道德素养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 当前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几个问题
1教学内容时代性不强,影响了职业道德的说服力。不少职校在职业道德教育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教材内容过于概念化、理论化,案例多选自五年前缺乏鲜活性;教材体系结构程序化。这种教材既不能及时反映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也不能及时反映和体现企业对职业道德的要求与评价,更缺少对世界各国职业道德教育的优秀成果及经验的借鉴。
2教学方法忽视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主体性。职业道德课多是通过课堂教学进行的,教师只注重职业道德知识和行为规范的传授,很少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课堂上学生的参与程度不高,甚至出现了学生课堂睡觉、教师讲课依旧的现象。由于教学中缺乏师生互动,学生总感觉到缺乏主体性和能动性。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对职业道德的内容缺乏理解和内化,缺乏实践认知能力、分析判断能力。
3缺乏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影响了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职业道德包括一般职业道德和行业职业道德,一般职业道德是指作为社会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共同职业要求。行业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行业的人员所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当前职业道德教育大多局限于一般职业道德的教育,
对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