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廉政准则》规范从政行为的心得体会
《廉政准则》正式颁布实施后,中央和省、市、县委就学习贯彻《廉政准则》提出明确要求。根据领导的安排,今天,我就《廉政准则》有关内容在这里向各位领导汇报一下自己的学习体会,讲得不对的地方,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出台的背景:是反腐倡廉建设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
1997年3月,中央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以下简称《廉政准则(试行)》),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原来的《廉政准则(试行)》已不能完全适应现实需要,因此中央决定予以修订。
(一)修订和正式颁布《廉政准则》是适应当前反腐倡廉建设的现实需要。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党对党风廉政建设的趋势还缺少必要的认识,提出了奋斗几年使党风“根本好转”,后来感到“根本好转”这个目标很难实现,于是提出了“明显好转”的目标,再后来要实现“明显好转”似乎难度也很大,于是又提出了使反腐败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效”。在“阶段性成效”又难以达到后,又提出通过几年的努力“遏制腐败不断蔓延的趋势”,再十七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贺国强书记提出了以“新的成效取信于民”的奋斗目标。与我们的经济发展目标一步一个台阶比,我们的党风廉政建设奋斗目标在步步后退。在反腐倡廉目标步步后退这个问题上,中国共产党人尤其是中央领导集体一直在思考和探索,其实,反腐倡廉目标的后退,正是我们党对反腐败认识不断深化、不断正确理解的过程。邓小平同志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要一百年。因此,反腐败斗争的目标也必须遵循初级阶段的发展规律,摸着石头过河,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去实施。
如,2006年2月22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吴官正在党外人士情况通报会上,引用了扁鹊兄弟“良医治未病”的故事:魏文王问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到底哪一位医术最好呢?扁鹊回答,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文王问,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说,我大哥治病,是治病于未发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我二哥治病,是治病于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
学习《廉政准则》规范从政行为的心得体会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