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贫困学生的自我评价
摘要 解决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学生工作中的重点也是难点 本文从贫困学生的自我评价角度分析贫困学生的心理特征 重点分析了贫困学生自我评价的两种极端倾向 指出了自我评价的错位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并对自我评价偏差调适进行了初步探索 旨在帮助贫困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评价标准 走出心理困难的窘境
关键词 贫困学生 自我评价 心理困难
贫困学生的问题首先是经济上的困难 长期以来我们在对贫困学生的物质资助上作了积极有效的探索我们也已经意识到贫困学生的问题不仅仅局限在物质方面 更重要的问题是由于经济贫困而导致的心理障碍 贫困学生与其他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相比 存在着明显差距 心理异常人数比例偏高 所以 如何解决贫困生的心理压力 成为了高校工作者普遍重视的问题 通过对社会普遍关注的几桩大学生事件的分析和与本校一些家庭贫困学生的交谈 笔者发现 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尽管表现得错综复杂 究其实质 多半源于自我评价的混乱
一 贫困学生自我评价的特征
大学生随着生理 心理的成熟 认识水平的提高 知识 经验的积累和社会地位的改变 产生了强烈的自我意识 自我分解为主体我和客体我 客体我作为观察者独立地审视和评价自身 主体我和客体我的分离 形成了理想自我和现实自的落差 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矛盾 使自我评价产生偏差 贫困学生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较之其他学生更为沉重 他们的理想更伟大 对理想的追求更迫切 而他们的现实生活环境与理想生活形成了强烈反差往往对现实的自我做出全盘的否定 对贫困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自我评价观 增强自我意识 努力克服评价偏差 才能确保其身心健康大学生要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 必须有正确的自我认知 把自己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部分进行认知 用发展的而非静止的眼光审视自身 尽量减少主观偏见 客观地认识自己不仅认识自己的表面特性 更要发掘自己的本质特征 对自己的评价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价值认知评价 而不是受自身情感所左右的价值取
浅析贫困学生的自我评价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