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整治检查心得体会实用 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心得体会(5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有关环境整治检查心得体会实用一
新能源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进一步促进我国新能源发展应用,西安隆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桑林蓝天自控技术有限公司等会员企业联合建议:
1.保持新能源装机规模稳步发展。当前,光伏和风电是最具商业化发展前景的新能源,承担了重要的减排任务,其装机规模的快速发展成为我国客观现实需要。根据国家电力“十三五”规划,到20xx年,我国光伏发电装机目标为105gw以上,若按照105gw(20xx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33gw,累计装机77gw)下限测算,每年新增光伏电站规模仅7gw左右,难以确保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的需要。建议维持国家能源局《太阳能利用十三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中“到20xx年,太阳能光伏电站累计装机量应达150gw”的目标不变。
2.平稳、合理地调整新能源上网电价幅度。为促进新能源平价上网目标的早日实现,从政策层面根据成本变化,有序下调上网电价,是非常必要且合理的,但在考虑电价调整幅度时,建议尽量保持连续性、渐进性,减少对行业的负面冲击。1)根据当前产业技术创新现状,预计未来光伏电站系统成本每年下降5%~8%,因此,建议“十三五”期间光伏上网标杆电价按照10%左右的幅度进行下调。2)为促进和扶持中国光伏持续领跑全球,建议参考我国台湾地区政策,采用领跑者技术产品的上网电价补贴加价5%。3)为推动国家光伏扶贫事业的发展,考虑到贫困地区投资初始、建设运营成本较高等因素,建议针对光伏扶贫项目,不分光照资源区,制定全国统一的上网电价(建议该电价为1元/千瓦时)。
3. 进一步完善可再生能源补贴机制,简化补贴程序。1)加强可再生能源基金征收管理,严格执行国家统一规定的基金征收标准。有关地区居民生活用电和地方独立电网销售电量的基金征收标准低于国家统一标准的,在履行法定程序后将电价及时调整到位。加强企业自备电厂自发自用电量,以及大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电量的基金征收管理,确保基金征收到位。2)扩大可再生能源基金来源,上调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标准。根据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状况和2030年非化石能源规划目标,对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的征收水平进行上调,确保补贴资金能够满足产业发展需要。3)简化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的征收和补贴申报、审批、拨付方式,规定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支均由电网公司代为完成。
4.创新绿色金融,加大对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促进作用。绿色金融体系可以有效地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绿色产业,明显减轻环境治理对财政部门的压力。建议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引导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推动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产业多元化融资,推动绿色发展。一是明确绿色金融发展的战略定位、政策框架和重点领域,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二是推动更多正向激励的绿色金融政策落地生根;三是加强绿色金融理念的宣传和推广。
5.消除新能源贸易壁垒。为保持产业竞争力,在国产多晶硅品质尚无法满足高效产品发展需求的背景下,针对多晶硅进口实施差别对待政策,放开纯度在99.9999999%及以上的多晶硅料进口加工贸易限制。
6.结合电力体制改革,出台政策支持多能互补的微电网试点项目发展。微电网代表了未来能源发展趋势,发展多能互补微电网项目是改善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重要方式,是解决供需矛盾的重要手段。为实施有效投资、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应继续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多能互补的微电网试点项目发展。
7.鼓励各行业先进企业率先使用绿色能源,推进全社会节能减排。应积极鼓励各行业先进企业率先使用绿色能源,引导全社会主动选择绿色能源,淘汰高污染、低效率的用能方式;通过特高压电网,把我国西部、北部电力大规模输送到东中部地区,促使绿色能源在更大范围内得到优化配置和高效使用,提高电力供应保障能力。同时,鼓励企业进行技术研发,通过新材料、储能、电池等技术的重大突破,大幅降低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成本,提高绿色能源经济性。
有关环境整治检查心得体会实用二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重要批示精神和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农村居环境整治试点工作的要求,根据《四川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美丽四川·宜居乡村推进方案(2018—2020)年》要求,结合我乡合江村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新农村建设总体部署,以“三清、两改、一提升”为重点整治内容,重点解决乱搭乱建随处可见、河道杂物随意倾倒、生活垃圾乱堆乱放、树木杂草无人打理等环境问题。通过集中整治,争取达到“产业发展、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
>
紧紧围绕《四川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美丽四川·宜居乡村推进方案(2018—2020)年》,结合我乡地方发展实际,全面推动合江村环境综合治理,从解决村环境卫生脏、私搭现象乱、养成习惯差入手,下大力气解决好农村人居环境与生态保护的矛盾问题,加快合江村人居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融合,达到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治理能力明显提升、环境保护意识普遍增强的目标。
>
(一)清理村生活垃圾(2019年2月—3月)。
继续加大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的宣传,让群众养成垃圾处理的好习惯。加大保洁员清扫卫生区域的督查力度,让保洁员切实履行职责,保障卫生区域干净整洁。对村辖区农户房前屋后和小巷小道杂草杂物、积存垃圾进行清理,解决垃圾成堆、恶蝇乱飞的问题。
(二)拆除私搭乱建违章建筑(2019年3月—5月)。
近年来,部分群众为方便自身生活利益,在房前屋后进行私搭乱建,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通过拆除私搭乱建的违章建筑,教育群众遵纪守法的同时,守护好村规划建设的成果。
(三)保护二郎河、松江河水源清洁(2019年2月—12月)。
定期组织人员对二郎河、松江河河道进行清理。动员号召群众积极行动,不向二郎河、松江河里乱扔生产生活垃圾。宣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常识,引导农户规范排放生活污水,提高生活污水合利用和处理能力,共同保护母亲河水源清洁。
(四)不断提升村容村貌(2019年5月—10月)。
整治农户院落环境,保持庭院物品堆放有序。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将门前院落的微田园进行美化,营造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发展休闲旅游。
(五)影响改变群众生活习惯(2019年2月—12月)。
大力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氛围,发挥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行为
环境整治检查心得体会实用 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心得体会(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