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读者为中心 建设好精神文明的窗口
以服务读者为中心 建设好精神文明的窗口
——记陈盛光同志先进事迹
陈盛光同志是如何把一个原来排名落后的书店,推上先进行列的呢?
一、加强精神文明“硬件”建设,为读者提供一流的购书环境。
当年陈盛光同志刚调任书店经理之时,阳江市新华书店只有两间狭窄的门市,经营面积不足100平方米,经营图书品种还不到3000种,根本不能满足阳江市经济发展和广大市民的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买书难”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而社会图书网点却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数以百计的图书流动车和数不清的街头书摊上泛滥着不少非法和有害读物,不断“围剿蚕食”主渠道的阵地。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也为了更好的了解阳江人民对知识的需求程度,94年10月1日,陈经理精心策划了阳江市首届书市。书市上那人流汹涌、选购热烈的场面,阳江人民的购书热潮以及产生的巨大的社会效应,使陈盛光同志认识到:要占领市场,首先必须建设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阵地,走以网点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和科技为两翼的精神文明“硬件”建设之路。
1、网点立店,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保障。
以网点建设为龙头,始终是陈盛光同志几年来带领阳江市新华书店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发展战略。经过多方筹资, 95年增建了阳新综合大楼、96年还兴建了相配套的大型储运仓库。97年全省排名第三位的阳江购书中心大楼落成开业,并举行了第二届阳江书市,阳江购书中心那舒适的环境,现代化的管理和设施、丰富的品种,正被阳江及粤西地区的越来越多的读者所认同和喜爱。陈盛光同志抓住购书中心的辐射功能,不但增建了下伸网点,还发展与吴川市店、阳西县店、阳春市店的连锁经营。阳江市店的八年巨变,是陈盛光同志带领全体员工走以网点建设为龙头,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的结果。
2、人才旺店,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智力保障
随着我国加入wto的迫近,图书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虽然市店的网点增加了,规模扩 大了,如果没有会经营、懂管理的人才,反而会背上包袱,应有的效益也发挥不出来。陈经理较早就意识到:市场竞争的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才是竞争致胜的法宝。他是如何培育和引进人才的呢?一是组织员工培训。为了提高全体员工的素质,从95年起,先后有50多人参加了省举办的业务培训, 100%的受培训人员取得了合格证书。为了适应工作的需要,他亲自组织了各种业务培训学习班,对全店不同岗位的人员进行了培训,参加受训人员100%。为了提高自身的颌导水平,陈盛光同志除了平时学习各有关的业务知识外,还报读了经济管理研究生。二是向社会公开招聘大学生。1998年开始先后招入了8名大学生,专业涉及经济管理、市场营销、计算机、财会、建筑工程等。陈经理对学有所长的知识分子非常重视,并实行大胆起用、善加培养、人尽其才的原则,充分让其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目前已有7人走上了中层领导岗位,从而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带来生机和活力。实践证明,这支骨干队伍,为阳江市店在市场经济竞争中提供了智力保障。
以服务读者为中心 建设好精神文明的窗口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