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大讨论心得体会:思想解放与中国复兴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是奥运年,也是中国经受重重考验的一年。从年初的南方大雪灾,到四川汶川大地震,短短半年时间接踵发生的这些事件,以及中国政府和民众的应对,使这个重要年份具有了另一重历史意义。近日,甘阳、王绍光、潘维、强世功等学者就“2008与中国复兴”的话题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法律硕士做了深入交流。本期摘要刊发王绍光和潘维的对话,甘阳等人的发言待审定后刊出。文中言论系专家意见,不代表本报立场。
心态自立与突破“符号霸权”
《21世纪》:今年刚过去半年,但似乎已经可以说,今年将是中国的国家建设和复兴进程中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一年,不仅因为今年是改革开放30年和奥运年,更因为过去半年间的种种重大挑战和中国的应对。如何理解中国的复兴进程?
王绍光(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教授):很多人以为是最近三十年中国才开始崛起,我倒是觉得应该把三十年和六十年连起来。中国的崛起也罢、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罢,大概是从1949年开始,我特别强调这一点。
中国崛起当然是在世界范围的崛起。经济上的崛起我不想讲太多,因为经济上崛起大家谈得最多,观察最直观。最近两年我观察到的一个很重要的崛起是心态上的崛起,这个在今年表现得极为突出。一个是表现在奥运火炬传递过程中间,在国内在国际上中国的年轻人的表现。因为以前有一段时间,很多人讲年轻人没有国家民族概念,崇洋媚外,现在看来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情。这个心态上的崛起我认为非常重要,一个民族哪怕养得肥肥壮壮,但是精神上萎靡不振,那么你还没有真正的崛起,你还没有真正的复兴。现在看来,中国人在心态上开始立起来了,我只能说刚刚开始而已。
那么在其他领域,比如说在国际政治上,中国恐怕也开始立起来了。最近王岐山副总理在美国和保尔森谈判,跟保尔森谈判很重要的一个变化是,中国人开始跟美国人讲,你这回次贷没处理好,美国管理宏观经济管理得这么糟糕。保尔森这回也承认,中国人没有穷追猛打而已,这是他们很大的问题。你自己事没管好,引得全球的灾难性的后果,中国开始可以发
解放思想大讨论心得体会:思想解放与中国复兴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