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221

此前,我多次采访过老书记,了解了很多老书记的先进事迹,在准备这期节目的时候,我又听到了一个又一个关于杨善洲老书记的故事:

上个世纪60年代,杨善洲同志担任改区设县的施甸县第一任县委书记。1964年秋季,姚关公社遭受水灾,尚未收割的稻谷几乎全部被洪水冲走。眼看一年的收成打了“水漂”,来年要饿肚子了,群众焦急万分。

一天,杨书记来到一个生产队查看灾情,提出了“大春损失小春补”。发现那里的群众不会用复合肥给麦种催芽,杨书记就叫人给他弄两挑大粪水来,又叫供销社职工抬上来一包普通过磷酸钙,然后卷起袖子对大家说:“来来来,我整给你们瞧。”他边说边用手把大粪水、牛屎、钙肥拌在一起,拌一会,感觉稀释度不够,又加入大粪水。再加入小麦种拌入粪中,拌好后再堆起来捂好。弄完后,他说:“这是给麦种催芽的一种好办法,你们都看明白了吗?”

杨书记亲自动手拌大粪,这个朴实的故事,我不止一次从不同的人那里听到过。我想,这只能说明,老书记一定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方,留下了同样的故事。

1982年,土地承包工作完成以后,时任保山地委书记的杨善洲带着司机赵从德到施甸县了解情况。到了保场公社后,他对司机说:“小赵,我要到处看一看,你等着我,如果到天黑不见我回来,你自己去找吃住。”说完他就下了车,取出车后箱的大竹叶帽扣在头上,朝地委在保场的样板田走去。

小赵守着车等到天黑,还是不见杨书记的身影,就把车开到施甸县城,在招待所住了一夜。第二天,小赵又开着车回到杨书记第一天下车的地方。眼看太阳偏西,又是一整天过去,还是不见杨书记。

上个世纪80年代初,电话不普及,没有传呼,更没有手机,小赵有些急了,找到了保场样板田,在那里遇到了一个老人,赶紧问他:“大爹,你见着一个戴大竹叶帽,穿黄胶鞋的人吗?”

老人说:“哦,是不是说话还带着姚关口音?”

小赵连忙说:“他是地委书记啊!你见他去了哪里?”

老人说:“唉,这么大的官啊,看不出来嘛!怪不得他问了我家的生活过得怎么样,又打听了一些村里的情况,卷了支草烟就走了。”

直到第三天,小赵才在木老元公社接着杨书记。在这三天里,杨书记究竟走了多少里崎岖

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

此前,我多次采访过老书记,了解了很多老书记的先进事迹,在准备这期节目的时...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