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领域勤政廉洁工作汇报
在新形势下,国土资源领域腐败案件出现了新的特点。主要反映在案件发生渗透到了新领域,案件表现变换了新形式。反腐败工作正在由治标转向治本,由惩治转向预防的轨道上来。如何加强国土队伍廉政建设,对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勤政廉洁的国土队伍,确保依法行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观现在,国土部门腐败案件主要发生在八个领域:
一是土地使用权出让。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实行招拍挂后,较好堵住了经营性土地出让造成的漏洞。但黑手们又把手伸向了工业用地和划拨用地。一些地方为扩大招商引资,发展工业,制定了许多土地市场健康发育的优惠政策,以廉价土地吸引工业项目给投资者。但据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工业开发商取得低廉的土地后,无心办工业,而是以此为幌子圈占土地。进行少量投入后,便从转让土地中获利。属划拨土地的,只要补交50%的土地出让金后,便改为出让土地或改变土地用途转给他人获取高额利润。
二是矿业权出让。矿业权包括采矿权和探矿权,由于矿藏深埋地下,需要一定的科技手段才能比较准确的了解其矿种、储量、品位和开发价值。尤其是矿产资源储量,作为矿业权出让价款的依据,必须科学评估。但有的矿产开发商,通过各种手段,在做手脚,压低储量,压缩矿种,隐瞒伴生矿、共生矿等,低价竞得采矿权。有的钻政策“空子”,先取得探矿权,再按优先拿到采矿权,规避采矿权招拍挂出让。
三是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近几年,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增多,投资也随之加大。由于田间工程比城市基建工程施工安全要求低,利润空间大,部分老板想尽办法、挖空心思争取项目,有的挂靠有资质的工程施工单位,有的把手伸向招标单位买通工作人员从中做手脚,规避招投标或明招暗定等等。
四是土地收购储备。主要在对收回收购土地的价格上慷国家之慨,让个人得利,工作人员从中捞取好处费。
五是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和矿山环境治理项目。国家和省投资的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和矿山环境治理项目,有的地方没有把资金全部用在工程上,“移花接木”,挪作他用;有的层层转包,捞管理费。
六是土地、矿业权评估。评估机构走上社会,经营实行市场化运作,是改革带来的新成果。但有的评估机构为抢占市场,招揽业务,按利润提成的形式给工作人员好处费;有的违背评估操作程序和基本原理,随意更改评估成果,利益的天平向私营倾斜,给国家造成损失。
七是财务管理环节。易发生设置帐外帐或设立“小金库”,发包工程项目不签定经济合同,不按经济合同进行财务结算,不专款专用等。
八是人事管理环节。在干部提拔任用上任人唯亲,唯财是用。
新形势下的国土资源案件主要有以下表现形式:
第一,附和大政策,高举大招牌,吊以大利税,背靠大领导。在掀起大办开发区,大办工
国土领域勤政廉洁工作汇报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