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委效能问责工作汇报
机关效能建设是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高层次的管理形式和载体,是以效能为基本目标,以实现优质高效为目的,把管理的诸要素有机结合在一起依法履行职责的管理活动。
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是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机关管理体系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反映了党的宗旨和人民的愿望,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一、正视当前机关效能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在我们当前的机关效能建设形势下,我们的干部在履行岗位职责、提高执行能力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们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要障碍。一是执行不力。个别地方和部门落实上级重大决定还不够坚决,对效能建设还不够重视,一些地方的效能建设往往成了效能办几个工作人员的事情,个别地方和单位甚至还没有开展这项活动,存在“上热下冷”、走过场等问题。二是作风不实。玩乐之风、浮躁之风、铺张之风、赌博之风仍然严重。督查组在督查上下班纪律时,有些干部顶风违纪,上班期间聚众打麻将、玩电脑游戏;有干部工作时间上网聊天、浏览股市行情。三是责任不强。有些干部工作大而化之,不深、不细、不实;有的责任意识淡化,工作不作为,程序不合法,办事效率低。这些现象虽然只表现在少数部门、少数干部身上,但危害很大,如不下决心解决,势必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势必影响当地对外开放的形象,势必影响当地发展的步伐。
二、抓“效”和抓“能”相结合,有力有序的推进效能建设
机关效能建设,着力点是落实,关键是监督,保障是问责,就是通过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提高机关工作效能。最终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要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绩效考评为关键,以效能监察为手段,以群众满意和优化发展环境为目标,切实抓好效能建设工作的落实。
1、锁定重难点,强化思想作风建设。始终坚持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贯穿于现代化建设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各项具体实践中,进一步强化“四个最”的意识,即加快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是最大的政治;体制机制创新是最大的动力;“三个有利于”是最大的政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最高的要求。以思想大解放推动改革大突破、经济大发展、社会大进步。
2、选择突破点,解决实际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做活做足“送”和“放”的文章,即把政策、技术、信息、发展思路送到基层,把各项方便送给基层和群众,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要“放开、放活、放彻底”,真正把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保持稳定的各项措施落到基层、落到实处。
3、定好落脚点,多为基层群众服务。从倡导为基层、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做起,把学、改、做有机统一起来,要把推行的各种承诺制的重点定位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上,使机关作风建设由“虚”变“实”;把承诺制的立足点定位在建立监督制约和保障机制上,使机关作风建设由“软”变“硬”。通过组织机关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找准切入点,狠抓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依法行政。建立结构合理、
纪委效能问责工作汇报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