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委廉能防控工作汇报
风险岗位廉能管理是全省推动反腐倡廉建设工作的一项新举措,是以重要领域、重点岗位的权力运行为对象,以促进权力运行公开透明、廉洁高效为核心,综合运用教育、制度、监督等手段,通过明责查险、监督防范、预警控制、考核追责等环节,采取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等措施,促使关键岗位干部职工廉洁从政、高效履职的系统过程。
一、突出四项重点,构建监管体系
1、明责查险,底数清。一是明晰权责。对现有工作岗位的职责和权力事项进行清理,分“事项名称、行使依据、责任主体、服务承诺和工作纪律”,建立各单位行政职权公开目录。二是规范流程。针对每项权力事项,制定工作流程图,明确工作职责、工作程序、工作标准以及办理时限、投诉举报途径和方式。在此基础上,编制风险岗位工作流程目录,向全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三是排查风险。通过“自身找、相互帮、领导提、集中评、组织审”的方式,从思想道德、制度机制、岗位职责三个方面认真查找个人“廉政风险点”和“效能达标点”。同时,个人签订《风险岗位廉能管理防范承诺书》,确定风险等级,建立干部职工风险岗位廉能风险库。
2、防范未然,监督严。从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三个方面入手,构建风险岗位廉能管理的长效机制。前期预防的重点在于通过加强学习教育培训、思想政治工作、廉政文化建设,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廉洁从政的意识;中期监控的重点在于加强工作的过程监控,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的监督,工作情况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等等;后期处置的重点在于对干部职工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但又不构成违纪违法的,采取警示提醒、诫勉纠错、责令整改等手段,帮助和督促干部职工及时纠正工作中的失误和偏差。
3、预警控制,发现早。针对干部职工在廉能管理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通过多渠道
纪委廉能防控工作汇报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