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大学如何拯救中国企业?
人才是贯穿企业发展最基本、最具创造力的因素,现在企业大学除了培养企业高素质人才外,还承担起拯救中国企业的历史重任。
拯救,须先绕过“陷阱”
尽管企业大学有很多优势,但也并非“灵丹妙药”,希图借助企业大学来解决所有难题只是异想天开。事实上,国内的企业大学尚处在探索阶段,因而也就存在诸多不足。要想使企业大学真正起到拯救企业的作用,须先绕过企业大学建立过程中的诸多“陷阱”:利用率不高、针对性不强、管理不严格。
国内很多企业大学形同虚设。有一些企业大学采取企业与高校联办的方式,通过与高校合作,企业大学或企业商学院在高校内挂牌成立。可是某种程度上,那也仅仅是联办高校中挂的一块牌匾而已。
很多企业还没有搞明白企业大学与人力资源部的培训或传统高校教育的区别,就迫不及待地建立企业大学。企业大学与一般高校的不同之处就是“企业”二字,企业大学中的教学、培训都要围绕企业这个核心展开。尽管有些企业大学的课程稍显合理一点,采取高校师资、外聘讲师(管理咨询公司顾问、专业的培训师等)与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三者结合的方式授课。可是这三者之间仍然相对独立,而不是根据企业需要开发的系统化、整体化的课程。
国内的企业大学采取企业与高校联办的方式,也存在这样一个陷阱:高校为完成企业员工培养的任务而管理不严。一些企业大学只不过是高校学生与企业员工的对接平台,企业的联办大学为了完成定单式培养任务而放松培训人员的考核要求。对于企业来说,除白白承担了一大笔的培训费用却没有获得任何效果外,还滋长了弄虚作假、不劳而获的风气。对企业的隐性损失更大于显性。
绕过这些陷阱后,企业大学的积极“拯救”作用又体现在哪里呢?
拯救企业文化
近年来,人才流动的加剧与中国企业的快速成长形成鲜明的反差。没有稳定的团队和充足的后备人才,企业大厦的根基开始出现震荡,几乎所有的企业都遭遇过员工集体出走或员工频繁跳槽的尴尬。由此带来的人力成本的提升、人才的
企业大学如何拯救中国企业?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