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我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几点建议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业农村工作会议,都提出了要“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要求,这对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稳定,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全面、协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建设,也是完善农村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之一。
安康在粮食生产条件上,虽然不具有优势,但又必须抓紧粮食生产。完全依靠市场调节是不安全的。
因粮食严重短缺搞得党委政府焦头烂额的事,是刻骨铭心的。当然,也不能回到单一种粮的老路上去。
在调整农业结构中如何把握好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摆在县市党委和政府面前必须解决好的问题,也是对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严峻考验。
一、下功夫改善粮食生产条件,实现向藏粮于地的转变 藏粮于地,就是要极大地提高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达到能用较少的耕地生产更多的粮食。当粮食供需宽松的时候,可多拿出耕地发展市场需求的经济作物,而当粮食供需偏紧的时候,又可适当多拿出耕地种植粮食,用耕地的粮食生产水平来调节粮食供求关系。
这样,粮食对耕地的要求就高了。安康市九十年代平均亩产(按种植面积)148.6公斤,去年上到亩产207.8公斤,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1公斤。
按目前科技水平和世界粮食发展趋势,到2012年我市粮食平均亩产应达到400公斤,最少不得低于300公斤。九十年代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50万亩左右,以后在逐步提高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前提下,粮食播种面积可以调减到350─400万亩,而粮食年产量仍可达11亿公斤以上。
与2003年相比,在粮食种植面积不增加的情况下,粮食年产量将增加3.5亿公斤,农
关于提高我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几点建议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