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论文:如何解决青春期学生逆反心理的问题
班主任论文:如何解决青春期学生逆反心理的问题
摘要: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教育者和组织者,关心和爱护学生,体察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便成为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在心理和生理方面正逐渐成熟,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并渴望得到大人的尊重和认可。但又由于自身知识和经验的限制,看待事物往往缺乏足够的认识,在强烈自尊心和周围环境的作用下,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的现象。因此解决学生的逆反心理问题,使师生感情更加和融洽,建立和谐的班集体,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就成为每个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逆反 心理 自尊 了解 疏导 和谐 激发
逆反心理,又称逆向心理或对抗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采取相反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现象。自尊,罗杰夫称之为积极的自我关注,是我们对自身价值的评价,也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的重要内容。处在青春期的学生,生理和心理正逐渐成熟,使他们对自身价值有了新的认识,渴望得到别人,特别是大人的认可,产生强烈的自尊意识,不再像以前那样听话,对生活有了自己的见解,有了自己的秘密,因而我们通常称这个时期为学生的心理断乳期,在这个时期,也正是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现象的时期。比如,在学习上,上课发言少了,作业很潦草,有的学生甚至早恋,沉迷网吧等,荒废学业。总之,家长和老师要求去做的事不愿意去做,不让去做的事却偏偏去做,凡事我行我素,追求个性,这些都是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也是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这也就需要班主任充分了解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客观原因,了解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客观原因。
(1)社会缺乏对青年学生独立意识的认同感。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是独生子女,被社会称为是
班主任论文:如何解决青春期学生逆反心理的问题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