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学创建21世纪新型学校规划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221

第一部分:现状分析

××中学是一所有46年历史的普通完全中学。学校以“求实、创新”为校风,先后被命名为上海市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示范学校、上海市德育先进集体、上海市军民共建先进集体、上海市拥军优属模范单位、上海市中学社会实践先进单位、上海市加强初中教育先进单位、上海市体锻达标先进学校、闵行区文明单位、闵行区科技特色学校、闵行区绿色学校。

作为一所老学校,存在着不少发展中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校园建筑风格不够一致、师资队伍参差不齐、行政人员学科结构不够合理、社区环境属城乡结合部。

1999年9月我校开始新基础教育实验,成为新基础教育实验学校。新基础教育实验已经在我校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取得显著成效,在师资培训、班级管理、行政管理等方面都有相应进展。我校新基础教育实验组获得区先进称号,获得了区成果应用一等奖等奖项,在全国性刊物《中小学教师培训》《教育发展研究》等发表了新基础教育内容的论文。

叶澜教授说:“新基础教育的理念要制度化。”一部分新基础教育实验学校,“一要找亮点,找现有的亮点,使这些亮点更亮;二要找可能的亮点,使学校不断扩大亮点,自己感到一年一年在亮起来。××中学就有这个味道。”

我们对21世纪新型学校的创建构想是:“以先进理念为指导,以人本管理为目标,以人格塑造为抓手,以人文氛围为基调,以信息技术为平台,以家庭社区为拓展,以师资建设为主线,以教育科研为支撑。” 我们的创建对策是:“发扬传统,正视现实;弘扬校风,求实创新;拓展亮点,整体推进。”

第二部分:创建规划

一.创建目标

在实施新基础理论本土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把握实践的重点,包括课堂、班级和学校。

(一)课堂——洋溢生命活力

张扬个性、鼓励多元、提倡兼容、追求和谐

(二)班级——充满成长气息

1.凝聚力:具有自主管理能力的小干部队伍;每个学生主动寻找为班级服务的岗位。

2.创造力:超越他人、超越自我、超越昨天

3.上进心:有切实可行的动态发展的班级目标,每一个学生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

4.责任心:每一个学生的一言一行能对班集体负责、能对自己负责。

5.时间观:珍惜时间,珍爱生命

6.效率观:讲究方法,提高效率

7.宽容度: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8.成熟度:善于反思,调整对策

(三)学校——焕发勃勃生机

创设平等与民主、开放与创新的现代学校环境。学校的基本活动场要有利于师生的生存发展,让学生喜欢学校,解决学生厌学问题。为师生创设一个主动发展的生存环境。

向家庭、社区拓展,不把教育教学局限于学校。完善家长学校、新生家庭访问制、学校家庭联络手册、社区服务、学生教育教学辅助基地的开发等。新基础教育的理念将通过学生渗透到家庭、社区,学生将不仅仅是在学校习得新基础教育理念,而且在家庭、社区也体验、应用、推广新基础教育理念。

二.理论指导

产生于世纪之交的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理论,是一个系统的具有前瞻性的教育理论。其鲜明的特点是理论先行、理论联系实际,既“成事”,又“成人”。

为创建21世纪新型学校,我们必须要有“理论先行”的意识。将新基础教育理论本土化,首先是理论的内化。并且要防止理论的窄化和泛化。

(一)凸现内核——三新

新基础教育理论的核心是,以“三观十性”为理念,以塑造新人为目标,以“三z”为培养模式,以创建新型学校为使命。我们要不断加强对新的教育理念(三观十性)、新的培养目标(新人形象)、新的培养模式的理解,并且转化为我们自觉的教育行为。

(二)动态整合——创造

新基础理论之新,既体现在其理论内核上,又体现在她的开放性和兼容性。这就需要我们创造性加以动态整合。

1.以时代精神作观照(呼唤新人形象)

2.以生命哲学为底蕴(主动、整体、终身)

3.以

中学创建21世纪新型学校规划

第一部分:现状分析××中学是一所有46年历史的普通完全中学。学校以“求实、创...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