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节有感
转眼间三八妇女节有一次来临,心中感慨万千,“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千百年来关于女性的话题越来越多,对女性的标准也越来越高。
古有三从四德,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讲求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今有2010网络 上流行女性新标准“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杀得了木马,翻得过围墙;买得起好车,住得起好房;斗得过小三,打得过流氓”,还有让女性五项必须具备的能力:贤惠、知识、经济、智慧、体能,这些标准都让我感到了做一个女人真的很难。
说实话我不敢公然反对这些标准更不敢妄加评判这些标准,我只是觉得:作为一个女人必须要有一颗善心,善良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善心包括了爱 、孝,如果没有了一个善心,又何谈家庭、社会和谐更不要说什么创业之类的话题,当然,在我们这个时代缺少善心的人斯通见惯,只是,她走过的背后又有几个表示夸赞。在具备一颗善心的同时不断地完善自我、努力拼搏、自强不息、勇于接受任何挑战我们才能在家庭、社会中获得尊敬和爱戴。
篇二:三八节有感
“妇女”这两个字,将在什么时代才不被重视,不需要特别的被提出呢?
年年都有这一天。每年在这一天的时候,几乎是全世界的地方都开着会,检阅着她们的队伍。延安虽说这两年不如前年热闹,但似乎总有几个人在那里忙着。而且一定有大会,有演说的,有通电,有文章发表。
延安的妇女是比中国其它地方的妇女幸福的。甚至有很多人都在嫉羡的说:“为什么小米把女同志吃得那么红胖?”女同志在医院,在休养所,在门诊部都占着很大的比例,却似乎并没有使人惊奇,然而延安的女同志却仍不能免除那种幸运:不管在什么场合都最能作为有兴趣的问题被谈起。而且各种各样的女同志都可以得到她应得的诽议。这些责难似乎都是严重而确当的。
女同志的结婚永远使人注意,而不会使人满意的。她们不能同一个男同志比较接近,更不能同几个都接近。她们被画家们讽刺:“一个科长也嫁了么?”诗人们也说:“延安只有骑马的首长,没有艺术家的首长,艺术家在延安是找不到漂亮的情人的。”然而她们也在某种场合聆听着这样的训词:“他妈的,瞧不起我们老干部,说是土包子,要不是我们土包子,你想来延安吃小米!”但女人总是要结婚的。(不结婚更有罪恶,她将更多的被作为制造谣言的对象,永远被污蔑。)
不是骑马的就是穿草鞋的,不是艺术家就是总务科长。她们都得生小孩。小孩也有各自的命运:有的被细羊毛线和花绒布包着,抱在保姆的怀里,有的被没有洗净的布片包着,扔在床头啼哭,而妈妈和爸爸都在大嚼着孩子的津贴,(每月25元,价值二斤半猪肉)要是没有这笔津贴,也
三八节有感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