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观微电影《迷路的孩子》有感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221

作为一名负责任的教师,往往不自觉地会暴露出一种习惯,凡事都想得很周到,根据自己的个性经验和学校的校风校纪,事先预测学生们在学校生活和学习期间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制定出相对完善可行的班级或课堂治理规则,与学生们一起学习,教育学生最好不要来闯这些底线,以此预防各类违纪事件和不良行为的发生。

也常见这种现象,一旦有的学生不小心触犯了学校或教师制定的规则,教师常常就行为而论行为,简单作出判断,把这类行为归位到校纪班规当中,给予当事人一定的惩罚意见。即使是采取宽容的处理方式,也会因各种理由无暇思考事件之所以发生的本质原因,不懂得去捕捉、运用行为背后的教育契机。

教师根据学生行为处理问题时,教育并没有发生,真正教育的发生,是在行为出现后的时间里。因此,当不良行为发生时,最好不要马上干预,直接处理。所有做父母的可能都能回忆起这样一种场景,当你的孩子被你管教训斥以后,孩子会抹干眼泪,主动走进自己,表现出对父母的爱,而此时,才是最佳教育机会。

在第31个教师节那天,我认真看完《教师博览》杂志首部微电影——《迷路的孩子》后,更加理解了我提出的这一观点的内涵,体会到了这一教育智慧的力量。

微电影中有这么一个事件,女主人公秋恬是一名到大山深处志愿支教的女大学生,她喜欢在上课时包里装一瓶花露水,用来提神。有一天上午下课时,她忘记拿回花露水了,等下午上课时,发现花露水不翼而飞。

秋老师在处理该事件时,采用的是常规的办法,在课堂上直接当着全体学生的面,问大家谁拿花露水了。使用的策略是用一句话

观微电影《迷路的孩子》有感

作为一名负责任的教师,往往不自觉地会暴露出一种习惯,凡事都想得很周到,根...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