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第六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经过半年左右的准备,今天顺利开学了。大家可能并不知道有这么长的准备时间,因为从报名到入学的时间并不长。但是,这件事情的确是从去年的八、九月份就开始着手,组织部和党校作了充分的商量,又经过方方面面的调研、请示、汇报,然后决定以这种形式办班。所以说,这期中青班不是仓促之举。
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明确使命,找准位置,坚定信心继往开来
这个问题主要想谈谈对这个班的认识。咱们市,包括原来的滨州地区,办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历来有比较好的传统,效果也比较好,社会上各个单位对中青班的呼声比较高,毕业后的同志使用得也比较多。从前的这些成绩,凝结了社会方方面面以及从事干部教育工作的同志,特别是党校方面的积极努力。同时,也为我们办好这期中青班,以及搞好今后的干部教育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这期中青班与以往相比,又有了一些新的举措。我们算了一下,可以说四个前所未有:
一是领导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在党校办一个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常委会要听汇报,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为组长,市直十多个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这是从前没有过的。并且,我们还就这期培训班的内容和方式等问题专门向省委组织部两次请示,省委组织部和省委党校的有关同志来滨州时,还专门听取了我们关于办这个班的汇报,给予了大力支持。所以我们说,这期培训班不仅得到了市委的高度重视,而且得到了省委组织部和省委党校的大力支持,在领导重视程度上是前所未有的。
三是录取程序的严格前所未有。这期培训班在学员的录取方面扩大了知情面和透明度,采取了公开、公平的方式。我们先把办班的内容和方式交给大家,让符合条件的同志广泛报名,在这个基础上经党委、党组研究,给市委组织部推荐。市委组织部研究后,又返回去到本单位公示,征求民意。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参照了干部考察的程序。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保证我们学员的质量;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使各单位对这期中青班和这批学员给予足够的关注。
四是在学员阵容和办学方式上前所未有。这次的学员不光是正科级的同志,也有副县级的和副科级的,年龄段上也拉得比较大。在办学方式上,既有上级要求的规定性内容,也有地方需要的区域性内容;既有理论知识和课堂教学,也有经验体会介绍和学员社会实践。并且,在考试方法上可以说富有挑战性和刺激性,师资和学员都要经受一下前所未有的考验。
通过这些前所未有,大家足可以了解我们自己目前所处的位置。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是在社会的密切关注下,在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本单位的期望和关心下,在这里坐下来学习的。这为我们办好这期培训班,为在座的全体同志,提供了巨大的压力。我们希望这些压力,在学校和学员身上能转换成巨大的动力,促使大家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在继承好往届培训班经验的基础上,把这期培训班办得更好,在教学成果上也开创一个崭新的、丰硕的前所未有!
二、珍惜机遇,自强不息,用好的成绩回报社会
这期中青班对大家来说是一次机遇。有正确的学习动机才能利用好这次机遇。培训班报名期间,我们听到一些反映,总的意思是想参加学习的人比较多。为什么这期培训班报名这么踊跃?大家的入学动机到底是什么如何?经过分析,我们认为主要的是这样三种。
一是想在政治上尽快得到进步。在动员和宣传期间,我们提到了想使培养和使用更紧密地结合,从而激励了许多中青年干部的积极性,激励了干部的上进心。这可以说是第一个因素。
二是由于我们的动员和宣传,培训班的课程设置、办学方法、社会实践等等这些内容,增强了这期培训班的吸引力,许多中青年干部想到这个班上来多学一些知识,多长一些见识,增长一些实际才干,这是第二个原因。
三是这期培训班规模比较大,到这个班上来可以认识更多的朋友,今后在工作中能增加来自各方面的信息,有利于今后在工作中开阔自己的思路和接触面。
这三个因素,有的同志或许以其中一个为主,有的同志或许三个都有。我们
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