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思想汇报,学习韦寿增事迹有感
一幅是报纸上刊登的韦寿增生前的证件照。照片里,韦寿增的眼神一尘不染,略带几分疲惫,但绝无半点埋怨。我忘不了那双眼睛。
另一幅是一栋石砌的老房子,很破旧,老式的木板门、面积很小的隔板窗,墙角散乱地堆放着一些石头,乍一看很像是土地整治前的废弃民房。这就是韦寿增生前的住所。
编辑这篇稿件是个难忘的过程。韦寿增的一个个故事像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我眼前掠过,他的形象在我的脑海中也越来越清晰起来。有好几次,我都觉得只有在小说和影视剧里才会有这样的人物,因为现实生活中这种人太少太少了。
正因为如此,韦寿增值得我们每个人敬佩和学习。在我看来,起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他对工作的投入。与印象中很多先进人物相比,韦寿增没有得到过什么荣誉证书和奖章,甚至不曾说过一句豪言壮语。作为一名基层国土所所长,他从事的是最基础也可以说是最不起眼的工作,默默无闻,不会引起很多人的关注。但韦寿增就像头勤奋而执着的老黄牛,毫无怨言、踏踏实实地干着,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也许,这份投入来自于基层国土资源工作面临的巨大压力;但我想,更多地还是来自于强烈的责任心和对工作的热爱。因为只有最真的爱才会不求回报,只有满怀最真挚的爱,一个人才会由衷地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韦寿增在最短的时间内,由一个食品专业出身的门外汉,成长为精通业务和法规政策的行家里手,甚至还成了分管领导的顾问;
我们也不难理解,无论其他工作有多忙,对每一处地灾隐患点的巡查、监测,韦寿增都一定要亲力亲为,并坚持不懈;
我们还不难理解,对所负责的图表,只要有改动或不够整洁的,韦寿增都要再工工整整地抄写一遍,再拿给群众签字,哪怕熬夜抄写,哪怕每次多跑几十公里地,也在所不惜。
4月思想汇报,学习韦寿增事迹有感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