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某政府有关矿山事故应急方案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221

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危害水平,为了加强对矿山事故的有效控制。保证人民生命、财富平安,维护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平安生产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平安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平安生产工作的决定》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市特大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制定本应急救援预案。

一、应急救援预案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应急救援预案的指导思想。体现以人为本,真正将“平安第一,预防为主”方针落到实处。一旦发生矿山事故,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点,维护市平安和稳定。

矿山事故应急救援原则: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

二、本市矿山基本情况

基建矿井11对)现有非煤矿103户。煤矿主要分布在华坪县,本市矿山涉及现有煤矿矿井136对(其中生产矿井125对。其次是宁蒗县、永胜县、玉龙县。非煤矿山分布在全市一区四县,其中以采石场占绝大多数,另外还有铁、铜、锰、硅等多种金属矿。

三、事故类别及处置措施

矿山事故主要有瓦斯及煤尘(爆炸、中毒、窒息、燃烧)坍塌(冒顶、片帮)机电、运输、放炮、水害(地下透水、地表水害)火灾、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高处坠落、尾矿库跨坝。其它主要原因又分为人为操作失误、设备缺陷和自然灾害。

采取不同的处置措施。事故频发并易引起特大事故的主要是煤矿冒顶片帮即顶板事故、瓦斯事故,针对事故不同类型。即瓦斯和煤尘燃烧与爆炸,中毒与窒息,煤和瓦斯突出。运输伤害,即运输过程中的挤、乱、撞、压、颠覆等,另有渗水、放炮、火灾、物体打击、高坠落、机械伤害、触电等也易发生。其中,井下的事故远高于露天矿,煤矿事故远高于非煤矿,井下和煤矿极易发生特大事故。

四、事故现场区域划分

矿山事故根据行业分为煤矿事故和非煤矿事故;根据事故现场分为地面事故和地下(井下)事故。

一)地下(井下)事故。地下事故往往是危害大、损失严重、抢险施救难度大、要求高。特别是煤矿事故,极易发生地下重大灾难。

二)地面事故。抢险施救相对容易。其它一般事故较多。

五、矿山事故应急救援组织及职责

一)市矿山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

负责组织实施矿山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成立市矿山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

市矿山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组成:

总指挥:市长或主管平安生产工作的副市长

副总指挥:市政府秘书长(或副秘书长)市平安生产监管局、市经委、市公安局负责同志

成员单位:市政府办公室、市平安生产监管局、市经委、市公安局、市公安消防支队、市卫生局、市交通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监察局、市工会、市委宣传部、有关区县政府、武警部队。

二)指挥部职责

总指挥或总指挥委托副总指挥赶赴事故现场进行现场指挥,矿山事故发生后。成立现场指挥部,批准现场救援方案,组织现场抢救。负责组织全市矿山事故应急救援演练,监督检查各系统、各区县应急演练。

三)成员单位职责

1.市政府办公室:衔接矿山事故演讲;请示总指挥启动应急救援预案;通知指挥部成员单位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协调各成员单位的抢险救援工作;及时向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演讲事故和抢险救援进展情况;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关于事故抢险救援的指示和批示。

2.市平安生产监管局:负责市矿山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日常工作。监督检查各区县、各矿山从业单位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全市应急救援模拟演习;负责建立应急救援专家组。及时向省安监局报告。

3.市经委:协助市发改委负责应急救援物资供应、组织煤矿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参与煤矿事故调查处理。

4.市公安局:负责制定人员疏散和事故现场警戒预案。组织事故可能危及区域内的人员疏散撤离。参与事故调查处理。

控制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处置。事故得到控制后负责洗消工作;组织伤员的搜救。5.市公安局消防支队:负责制定灭火扑救预案。负责事故现场扑灭火灾。

6.市卫生局:负责制定受伤人员治疗与救护应急预案。确定受伤人员专业治疗与救护定点医院。组织现场救护及伤员转移;负责统计伤亡人员情况。

7.市交通局:负责制定运输抢险预案。指定抢险运输单位。驾驶人员的培训,负责组织事故现场抢险物资和抢险人员的运送。

8.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制定应急救援物资供应保证预案。负责组织抢险器材和物资的调配。

9.市监察局、市总工会、国土资源局:配合市平安生产监管局进行事故调查处理。

10.市委宣传部:负责宣传工作。

六、应急救援顺序

一)发生矿山事故。立即组织救援,并立即演讲当地平安生产监督管理局和公安局,各部门要立即赶赴事故现场。

二)区县人民政府接到事故演讲后。做好指挥、领导工作。区县负责矿山平安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和公安、卫生和武警部队等有关部门,依照当地应急救援预案要求组织实施救援,不得拖延、推诿。区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立即采取必要措施,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三)当区县人民政府确定矿山事故不能很快得到有效控制或已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时。请求市矿山应急救援指挥部给予支援。指挥部各成员单位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开展救援工作。

七、现场救援专业组的建立及职责

成立下列救援专业组:市矿山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实际情况。

一)事故施救及危险源控制组:负责在紧急状态下的现场抢险作业。并根据矿山事故的类型、性质和特点立即组织专业救护队伍和专用的防护用品及专用工具等。该组由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平安监管局、市经委、市公安局、市消防支队、华坪矿山救护队组成,人员由救护队伍、消防队伍、企业义务消防抢险队伍和专家组成。

二)伤员抢救组:负责在现场附近的平安区域内设立临时医疗救护点。

三)平安疏散组:负责对现场及周围人员进行防护指导、人员疏散及周围物资转移等工作。由市公安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事故单位平安捍卫人员和当地政府有关部门人员组成。

四)平安警戒组:负责布置平安警戒。人员疏散区域进行治安巡逻。该组由市公安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组成,由市公安局负责。

五)物资供应组:负责组织抢险物资的供应。

六)专家咨询组:负责对事故应急救援提出应急救援方案和安全措施。由市平安生产监管局负责。

七)非煤矿山事故调查组:负责事故调查处理。市监察局、市总工会、市公安局、市经委、矿山救护队组成,由市平安监管局负责。煤矿事故调查处理由中央煤监负责。

八、现场处置顺序

一)隔离、疏散

1.建立警戒区域

应对事故现场进行隔离和疏散,事故发生后。建立警戒区,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

2.紧急疏散

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迅速将警戒区及与事故抢险施救和应急处置无关人员撤离。

二)防护

确定相应的防护等级,根据事故类型、性质和特点划定的危险区域。并根据防护等级规范配备相应的防护器具。

三)询情和侦检

1.询问遇险人员情况。周边单位、居民、地形、电源、火源等情况,消防设施、工艺措施、场人员处置意见。

2.煤矿根据井下采掘工艺图和询情、侦检情况。提出抢险施救方案。

四)现场急救

1.现场急救注意事项

以业余救护队为辅;矿山抢险施救以专业矿山救护队及消防、武警部队为主。

做好救护人员自身及伤病员的个体防护;

防止发生继发性损害;

以便相互照应;应至少23人为一组集体行动。

所用的救援器材需具备防爆防毒功能并保证完好。

2.现场处置

灵活、果断、科学、平安地处置。由专业矿山救护队根据所发生事故类型的救护技术要求及现场实际。

九、几种罕见矿山事故处置方法

一)矿山事故抢救的基本措施

矿山企业负责人必需立即组织抢救。发生重大伤亡事故,发生矿山事故时。管理矿山企业的主管部门应立即派员赴现场组织抢救。发生特大伤亡事故,抢救工作可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协调组织。

为杜绝盲目抢救,矿山事故抢救工作专业性很强。扩大死亡,大部分现场工作应由矿山救护队来做。应注意维护现场,因抢救事故需要移动现场局部物件时,必需做出标志,绘制事故现场图,做好详细记录。

事故抢救一般以下基本措施:

1.成立抢险指挥部

由专人担任总指挥。发生特大伤亡事故,矿山企业发生伤亡事故按有关规定成立指挥部。一般由县级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一般由主管县(区、市)长)担任总指挥,县各有关职能部门等领导和专家组成抢救指挥部,下设抢险小组,分别负责抢险、物资供应、后勤、善后处置、医疗、治安等工作。

2.制定严密的抢救方案

事故发生的有关单位必需严格维护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国务院34号令和75号令规定:特大事故发生后。防止事故扩大”确定抢救方案,必需充分考虑如何维护和纪实现场因素,必需在弄清所发生事故性质的基础上确定具体方案。事故抢救方案应该包括预防事故扩大的措施,寻找遇难、负伤人员,侦察灾区范围,现场救护以及现场纪实等内容。

3.施抢救方案

由抢险指挥部统一指挥,抢救方案经有关领导和专家确定后。负责实施。一般井下部分具体由矿山救护队负责实施。矿山救护队必需严格执行救护规程的规定分阶段实施,确保平安的情况下,尽力抢救遇险人员。

4.善后处置

成立善后处置领导组。依照国家有关赔偿的规定,善后处置一般由当地人民政府协调组织。耐心细致地做好遇难家属的工作,考虑到家属当时比较伤心,可能言语过激等,必需首先和遇难方当地政府有关人员取得联系共同做好这项工作。

二)煤矿事故的现场抢救处置方法

罕见的有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煤矿井下发生的重大事故中。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水害事故,火灾事故和冒顶事故等五类。

1.矿井火灾事故的抢救处置

某政府有关矿山事故应急方案

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危害水平,为了加强对矿山事故的有效控制。保证人民生命、财...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