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提纲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提纲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是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深入研究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央政治局所作的工作报告、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稿作的说明和在全会结束时的重要讲话,回顾总结了中央政治局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深刻分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形势,深入阐述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对做好“十三五”时期及当前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总览全局、高屋建瓴、重点突出、论述深刻,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全会通过的《建议》,明确提出“十三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要求、基本理念、重大举措,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是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的纲领性文件。《建议》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谋篇布局、设计展开,分三大板块、八个部分。导语和第一、第二部分构成第一板块,是总论,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形势和指导思想,“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基本理念。第三至第七部分构成第二板块,属于分论,分别就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进行阐述和部署。第八部分和结束语构成第三板块,讲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实现“十三五”规划提供坚强保证,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
当前,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是全党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市委对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高度重视,10月30日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专题传达学习,专门下发《通知》作出部署。市委成立宣讲团,市委常委和副市长分别到各区县进行集中宣讲,11月6日,市委代理书记、市长黄兴国在滨海新区作了首场示范宣讲。全市正在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热潮,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部署和市委要求上来,把《建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一、充分认识 “十二五”时期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很不平凡的五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处变不惊,保持定力,运筹帷幄,坚持“四个面向”战略布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妥善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一是“十二五”规划目标即将胜利实现,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和主要对外投资大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又上了一个大台阶。二是发展动力加快转换,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新的增长动能正在形成。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第二产业,基础设施水平全面跃升,农业持续增产,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三是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出台了一系列具有标志性、关联性作用的重大改革开放措施,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全面深化改革有力推进,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开启新征程。四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更加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五是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覆盖面持续扩大,新增就业持续增加,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5%。13亿多人口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至7800美元左右,群众收入增长连年快于GDP增速,生活水平和质量加快提高,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六是党风廉政建设成效显著,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丰硕,开创了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赢得了党心民心。尤为重要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二、准确把握“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贯彻落实这一指导思想,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二是坚持科学发展;三是坚持深化改革;四是坚持依法治国;五是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六是坚持党的领导。
关于今后五年党和国家各项任务,归结起来就是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十三五”时期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实践节点。这一奋斗目标实现得如何,关系到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关系到增强“三个自信”。“十三五”发展目标,是党中央基于对形势的准确判断和坚持问题导向确定的。
当前,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没有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第一要务没有变,但随着时代发展,环境、条件都会发生新的变化,有一些内涵也发生了变化。国际金融危机破坏了世界经济增长动力,新的自主增长动力没有形成,世界经济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带动力减弱,我们必须更多依靠内生动力实现发展。全球需求增长和贸易增长乏力,保护主义抬头,市场成为最稀缺的资源,我们必须更多依靠扩大内需带动经济增长。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发达国家推进高起点“再工业化”,发展中国家加速工业化,我国要素成本快速提高,我们必须加快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新的经贸规则制定处在激烈的利益折冲之中,我们必须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保护和扩大我国发展利益。总之,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正在由原来加快发展速度的机遇转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正在由原来规模快速扩张的机遇转变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机遇。
《建议》从7个方面指出了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发展方式粗放,创新能力不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企业效益下滑,重大安全事故频发;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收入差距较大,人口老龄化加快,消除贫困任务艰巨;人们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待提高;法治建设有待加强;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和能力水平有待提高,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有待强化等。
基于全面科学的形势分析,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就是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具有充分条件,也面临艰巨任务,前进道路并不平坦,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挑战依然严峻复杂。对此,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更加有效地应对风险和挑战,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建议》在已经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的基础上,从5个方面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
一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十三五”时期全国年均经济增长要保持在6.5%以上、全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5.8%以上)。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发展空间格局得到优化,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率明显上升,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服务业比重进一步上升,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
二是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就业比较充分,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三是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影响持续扩大。
四是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
五是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民主更加充分,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人权得到切实保障,产权受到有效保护。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现代军事体系更加完善。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
《建议》提出的这些新的目标要求,既与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的目标一脉相承,也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赋予了新的内涵;既是一个涵盖各个方面的目标体系,又突出了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既是鼓舞人心的奋斗目标,也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不能靠粗放型发展方式、靠强力刺激抬高速度,不仅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且要考虑更长远时期的发展要求,加快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发展方式。我们要准确把握、扎实推进,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三、准确把握“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和任务举措
以往的《建议》基本上都是《规划纲要》的缩减版,这次有一个重大变化,就是中央把《建议》和《规划纲要》分开了,《建议》是纲领性的,体现宏观性、战略性、指导性,《规划纲要》则侧重具体的工作部署。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管全局、管长远、管根本、管方向。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建议》最鲜明的特点,就是用五大发展理念谋篇布局,并以此为主线对“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安排,用新理念引领新常态。这是我们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
1.创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提纲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