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交警候选人事迹材料
最美交警候选人事迹材料
交警雪中情
和胜民,男,中国共产党党员,现任临城县交警大队大队长,大家可能都知道,雪景,历来被世人所推崇,它成为文人墨客口中笔下的素材,也是儿童玩耍嬉戏的最爱。然而,在我们每一名交警眼中,它却是引发车辆拥堵和导致交通事故的诱因。
2015年11月25日,临城遭遇了十几年来一场罕见的大雪袭击,历经一夜的风雪,临城城区银装素裹,积雪已达半尺多厚,但是雪没有一点停下来的意思,纷纷扬扬铺天盖地而来。
“雪情就是警情,警情就是命令”。作为掌管全县道路交通安全的他,心里没有半点赏雪的雅情逸致。天刚亮,就匆匆赶到大队指挥中心,通过监控录像实时查看辖区路段雪中道路通行情况,并按照大队《恶劣天气预案》启动了紧急预案,进行了紧急安排部署。国、省道路勤务安排好后,又迅速带领城区中队民警到临城县城区最容易拥堵的大通街、兴临街和临泉路、北岗陡坡路段进行撒盐消雪和疏导交通。
这时,空中的雪花洋洋洒洒,越下越大,眼前好像被遮上了一层白色的纱幔,能见度非常低。经过三个多小时的紧张疏堵和受凉,加上和胜民早起没顾上吃饭,他的胃一阵阵疼痛,血压不稳使我感到一阵阵头晕目眩。但他仍咬紧牙关强打精神,看了一下表,马上就到了学校放学时间了。他清醒地意识到,临城城区北环路因为有两所学校平时放学就经常出现拥堵,遇到今天的大雪天气就更不用说了,交通拥堵一定非常严重。今年为缓解校园周边交通压力,确保学生上下学期间交通安全,大队在学校周边设置了护校岗,寒来暑往,风雨无阻,维护秩序,执勤民警年人均加班达230多小时。民警们的辛勤的汗水,换来了收获,校园周边未发生一起涉及学生的重大交通事故,被县“三比一争”评为今年首季“十大亮点”工作之一。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人民公安交警,这个时候和胜民丝毫没有因为身体不适而退缩,而是在关键时刻咬紧牙关冲上去,当好了临城交警的带头人,当好临城人民交通安全的保护神!他边想边拿起对讲机调集机关内勤警力全部到北环路执勤,全力维护校园周边交通安全畅通。随后立即赶往北环路最容易发生拥堵的第二小学门口,同民警们边撒盐边指挥疏导交通。
放学时分,过往车辆和接送学生车辆被大雪覆盖,像洁白的雪球一样在马路上缓慢滚动。雪越下越大,不一会帽子、肩头积了厚厚的一层雪。在来往如梭的车流中,民警们用血肉之躯,为钢铁洪流开辟了一条畅通之路;午托班的学生要穿越马路,他就组织民警在车流中开辟出一条安全通道,分流疏导,确保车辆不拥挤和学生都安全通过;车辆打滑了,民警们就靠人力帮助车辆前行,和胜民和民警一跤跤摔到一次次爬起,继续奋力推车。一次又一次,一辆又一辆,大家都到了忘我的境界……
看到一幅幅感人的画面,看到一幕幕动人的场景,许多接送学生的家长和过路群众,纷纷拿出手机拍下这难忘的场景,一幅题有“交警雪中情”的感人画面一中午的时间在临城贴吧、临城网和手机微信、QQ、微博不胫而走,一时间传遍临城大地,成为临城百姓街头巷尾谈论的热门话题,临城交警的良好形象在临城人民的心中又一次悄然竖起……
学生接完了,车辆畅通了,民警们才发现一个个手脸冻得通红,眉毛和胡子都变成了花白,冰凉的雪花钻进了脖子,棉鞋里灌满了积雪,帽子、肩头全部湿透,满身是雪,大家都变成了雪人……
风霜雨雪时,人们能不出门谁也不出门,可以和家人欢聚一堂,可以和朋友聚集小酌,可以在办公室喝茶看报,而作为交通警察,风霜雨雪就是警情,风霜雨雪就是命令,风霜雨雪就是检验战斗力的试金石,风霜雨雪就是贴紧百姓的粘合剂。无论阴晴圆缺,无论风霜雨雪,爱岗敬业是交警人的天职,无私奉献是交警人的信条,保障畅通是交警人的责任,确保安全是交警人的义务,风里行,雨里钻,冰上走,雪中站,只要能保障道路安全畅通,确保群众交通出行安全,他们无怨!无悔!
“文明示范岗”我愿用心去坚守
——桥东区一大队 李红江
2015年,在忙忙碌碌中过去了,要说有什么“得意之作”,也是群众最认可、最满意的,就是李红江所在的中队科学分析非机动车、行人交通流量、流向,创造性提出了从管事率入手,重点难点突破,考核机制促进非机动车、行人“亮点工程”“三步法”,五一桥岗也被支队评为非机动车、行人治理“文明示范岗”。
五一桥岗是中兴东大街与开元路交叉口,是邢台市桥东区进入市区的交通枢纽,早高峰时,自南向北每小时大约5700辆非机动车通过、机动车大约4500辆通过,晚高峰自北向南每小时大约6000辆非机动车通过、机动车大约4800通过。再加上路口渠划和信号设置需要根据不同季节、每天的的不同时段,需要必要调节的情况,在路口流量非常大,做好五一桥路口的秩序管理工作,他和同事们感到压力非常大。
2015年2月7日,早高峰时段,辖区发生一起三轮车与机动车相撞的伤人事故,经现场勘查,三轮车车主存在闯灯越线强超强会的违法行为,车主虽然受伤了,但在事故中负有主要责任,医药费用大部需要自己承担,这件事深深触动了他,作为一名交警,该怎么做才能避免像这类事故的发生?一定要提高执勤民警管事率、纠违率。强调在位一分钟,管好六十秒,加大行人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的治理力度,使广大行人非机动车做到不闯灯、不越线,各行其道,保证中队辖区畅通安全有序。
非机动车行人如何治理?他主动作为,开始“问计于民”,经过实地调查,百分之八九十群众反映自己在过马路时,不是不懂交通安全法律规定,而是一种从众心理,看到别人过了自己也就随大流过去了,不知道危险就在自己身边,看来“中国式”过马路现象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为此,首先要加大宣传氛围,安排宣传民警深入到辖区内学校、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去开展安全宣传;每天早、晚安排一名民警在岗区,专门负责发放交通安全宣传材料;每周邀请辖区内一个单位若干人员,担任交通安全志愿者,到岗区协助民警加强对非机动车、行人管理,让他们现场体验交警工作,切身体验不遵守交通安全法规带来的危险!从而教育大家和个人,真正做到穿过马路、通过路口时不闯灯、越线,按规定通过;中队每周在岗区播放2次交通安全宣传录相片,供行人、非机动车和初次被查处的交通违法人观看,以起到教育和警示的作用。
他是2004年从部队转业到交警工作的,从军人到交警,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共产党员的忠诚,用忠诚献身事业,用热情倾注工作,斗酷暑战严寒,迎风雪战雾霾,用汗水和足迹保畅通,用真心和热心换信任,作为一名邢台交警,要勤于动脑,尽心尽力,巧干加实干,作为一名中队领导,要严于律已,事事作好表率,作为一名党员,面对困难,要勇往直前,甘愿为警微添光。“文明示范岗”,李红江表示将要用心去坚守。
吕涛同志先进事迹
吕涛,男,中国共产党党员,现任交警支队桥东区一大队事故处理中队长。
在事故处理工作中,他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若干规定》等相关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很快从“门外汉”变为“行家里手”,为更好的为人民群众办事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平时坚持办事公道、公平合理、合情合法处理每一起交通事故,坚持人民的事无小事的理念,工作中高标准、严要求,以制度严格要求自己,能够立足岗位,积极探索,所办案件认定准确,程序合法。在多年的交警一线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事事冲锋在前,时时做表率,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2015全年带领中队共接处警7280起,出动警力两万多人次,当场调解6400余起,立案受理并结清874起。侦破网上逃逸事故26起,网上逃逸案件侦破率100%。
2014年8月31日02时09分,一大队事故中队接指挥中心报案称,在中兴东大街一招岗东300米华丰饼屋门前发生一起交通事故,造成车损坏,人死亡。接报警后,他和景辰祥立即赶赴现场,对现场进行勘查,在现场勘查中,杨明称自己是当事司机。待民警详细勘察完现场,经过对周边群众的走访、调查,发现车主徐晓东有重大嫌疑,于是将徐晓东带回中队反复询问,又通过调取报警记录,大量的视频与当事人通话清单等研判手段,最终将犯罪嫌疑人锁定为徐晓东。2014年9月25日,徐晓东被邢台市公安局刑事立案,同年9月26日被刑事拘留,9月30日被批准逮捕。
2015年6月6日0时22分,中队接指挥中心指令:在开元南路牛市街口,两辆摩托车发生事故,人受伤、车损坏,一方驾驶员弃车逃逸。接报警后,民警李彦彬、冯燕兴赶赴现场,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经调查,逃逸方遗弃现场的摩托车未注册登记,且现场及摩托车上未留下任何与逃逸方身份有关的证据。经过调查现场周边监控视频、走访现场周边群众及询问相关证人,经多方工作与摸排,发现崔金龙有重大嫌疑,在铁的证据面前,崔金龙在其父母陪同下,到事故中队接受调查,并对其无证驾驶无号牌摩托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人受伤、弃车逃逸的违法事实供认不讳。2015年7月30日,崔金龙被邢台市公安局刑事立案。
二十多年来年来,吕涛同志坚守为民服务宗旨,恪尽职守,心系群众,公正执法,用奉献书写无华,用敬业彰显忠诚,自觉履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严格按照规定公平、公正妥善地处理每一起交通事故。精湛的事故处理技能和一心为民、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树立了新时期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本人以及带领的中队多次被评为大队、市支队、省局先进。
张军同志事迹材料
张军,男,中国共产党党员,现任交警支队桥东区一大队天一城中队中队长。
97年省警校毕业后,一直在交警外勤工作,19年的基层交警执法经历,对他来说真是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在领导、同事们和辖区百姓的眼里,他这个人也有三大特点。
第一个特点,就是“管闲事”。但他认为,所有警种只是日常分工不同,但在张军心里觉得都是人民警察。群众常说“有困难找警察”,不管什么警种,心中就应该有群众,遇上群众有难,绝不能袖手旁观。这十几年中,抓小偷、追逃逸车、制止打架斗殴这样的事没少管。99年8月的一个下午,他在棉纺厂岗执勤,突然身后传来急促的呼救声“抓小偷,有人抢钱,还打我!”,转身一看,一个男人气喘嘘嘘,手臂哆嗦地指向百米外三个20多岁的小青年。情况紧急,不容多想,撒腿便追,仨人一看也是加速逃窜。接下来的这一通狂追呀!绕过公交车、翻过护栏、穿过绿化带、不知追了多远,终于把他们逼进了合作小区。进入小区后仨人分三个方向跑。张军看准一个咬住不放,距离1米多时,一个前扑加锁喉把他摁倒在地。趴在地上的小青年,已经累得像条死狗,他也是大口大口直喘气。后来移交到南长街派出所时,这家伙才知道他是一名交警,惊讶的嘴巴都合不上了:“我就没见过像你这样多管闲事的交警!”
第二个特点:“笑面虎”。外勤交警执法的最大特点就是直接面对群众,面对的不是犯罪嫌疑人,而是一个个老百姓,俗话说“除了割肉疼、就是拿钱疼”,怎样做到严格公正执法,又能让群众满意呢?刚参加工作时,他也是一脸严肃,按章办事,严肃的批评教育却经常会换来司机的不理解和怨气。这种现状时时困扰着他。有一次,去银行办业务,轮到他办理业务时,已经等了半个多小时,接待我的员工第一句话就是“对不起,让您久等了!”面对人家的笑脸相迎和理解的话语,自己等待的急躁和怨气也荡然无存了,离开银行时,反而对人家的微笑服务还很满意。张军从这件事中得到启发,决定在工作中试一试!第二天,查处了一辆跑广宗的违停客车,张军一改往日的严肃面孔,面带微笑语气平缓的给司机敬礼,“王师傅,您这样在机动车道停车,对吗?”当时让他这一生都难忘的一幕出现了,老王吃惊的目瞪口呆,就那样盯着我,像是见了外星人,憋了半天蹦出一句,“你要干嘛?”“我想问您知道这样停车,合理吗?”老王挠着头,难为情的说:“没想过,只想着挣钱和躲你们了!”“你这样停车出过事故吗?”这时老王沉默了,片刻后低着头主动掏出了驾驶证和50元钱递向了张军!令他诧异的是,接过罚款单据的老王,眼中没有了以往的敌视和无奈,更多的是若有所思和内疚!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这样的一幕一直在重演,但违停的客车却是越来越少了!在年终春运宣传时,又遇到了老王,老王调侃的告诉了张军一件让他又欣慰又尴尬的事,“你一查我们,你就笑,处罚了,还让我们觉得自己做了对不起人的事,怪不得大家都说你是“笑面虎”呢!”就这样,交警一干19年,处罚违章几万起,不但从没有投诉,反倒结识了一大批司机朋友,也留下了“笑面虎”的绰号。
第三个特点,逞英雄。从小张军就有一股强烈的英雄情结,盼望长大后当一名警察!在高考填志愿时,他只报了省警校。08年7月,刚执行完“奥运火炬传递”安保工作,就接到了省厅组织民警赴川援建的通知,第一时间他就报了名。可回到家,看到年迈多病的父母,操持家务的妻子,还在上幼儿园的孩子,整天忙于工作的他,心中感到有些愧疚!就这样在隆隆的余震声中进了川,在援川的日子里,为河北警察争了光!张军认为这个英雄“逞”的值!
这就是他,一个普通岗位上平凡交警的故事。张军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讲好交警的故事、讲好为老百姓服务的故事。
王学兵同志事迹材料
王学兵,邢台市公安交通警察支队桥西区二大队一中队中队长。王学兵凭借其自身过硬的政治素质和在多年执法工作当中摸索出的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法,在历年的执法质量考核中都名列前茅。多先后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执法标兵、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三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的嘉奖,十佳执法规范标兵、市优秀人民警察、省宣传先进个人、省优秀人民警察,接受市电视台的专访和省电视台的采访多次,并被网民评为河北最帅的交警。
公园东街南小汪岗为中队管辖的辖区,该中队在2015年年初接管这一路段以来,根据这一路段的实际情况中队长王学兵在中队采取网格化管理,做到高峰点与巡逻相结合,执勤执法规范文明热情,做好文明交通宣传工作,耐心解释群众求助,树立好交警的良好形象。针对公园东路道路两旁临时停车现象突出这一实际情况,中队制定了治理措施:
1、高峰点与巡逻相结合,平峰加大巡逻密度不间断。
2、在岗区设置
最美交警候选人事迹材料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