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总目标心得体会及收获 教育总目标心得体会及收获总结(6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关于教育总目标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11月9日上午9点30分,每班派出一名老师学习讲座:如何防火及遇到火灾要如何应对的知识。在讲座中,我认识到火灾的可怕,通过这次学习培训,掌握的也很多,受益匪浅,让我进一步知识,也提高认识,增强了工作实践操作经验,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掌握以下教师如何面对火灾:
1、当你面对、或者突然发生火灾,要保持镇静,冷静,认真客观的对待面前所发生一切,首先,看外环境灾情大小,怎样采取有效办法,及时是否打报警电话119,要准确汇报时间、地点、火情范围,在现场中要维护秩序,了解火灾范围内人员和一些实际情况。
2、自己在救援他人中,要首先,采取啥办法,用被子或者其他绝缘空气物体来为别人逃生,逃生的方向是否可行。在室内要采取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放到嘴鼻子之间用来呼吸,过滤那烟雾和干燥环境,等待救援,必要时,不间断呼叫救援,千万要保持冷静态度,不能慌乱。
3、带领幼儿逃生时要教师间要相互配合,安排幼儿安全疏散,预防幼儿相互拥挤发生踩踏事件;要及时清点人数,保证每一位幼儿的安全。
4、平时要多加强幼儿的消防知识及逃生知识,加强幼儿的认知能力,培养他们面对火灾能镇静的进行疏散。
5、为了让我们新老师能全面的认识灭火器而不是当它是个摆设,还在安全的地方准备了一堆火,让每个新老师都要学会用灭火器进行灭火 ,为了让我们更好的记忆,还编了个顺口溜:一拉二压三对准,这样让我们操作起来的更快熟练。 11月9日上午,各班都进行了不同形式的主题教育课,还有教育幼儿,如果在家中发生火灾,懂得打119报警电话,教给孩子们自救的方法和相关消防安全
知识。相信通过此次“119消防演习活动”,幼儿的防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会得到大大提高,懂得了火灾发生时要如何逃生、如何自救,学会遇事不慌张不害怕,而是尽量保持沉着冷静。老师带领小朋友们开展了“火灾发生时,我要怎么做”的教育活动。通过把课堂教学和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活动,幼儿们对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有了感性认识,是消防知识真正渗透进了孩子们的生活中。 上午10点30分,随着警报的响起,我班幼儿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迅速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俯身,紧张而有序的按预定疏散程序下楼,跑到操场上,一个老师在前带领幼儿,一个在中间看住幼儿防止推挤,一个老师垫后以保证每个幼儿都离开教室。集中在操场后,老师赶紧点名确保每位幼儿都到齐,园长也让各班老师报出“冲出火场”的幼儿人数和班上实际来到的人数,教师不停在楼道内巡视,以保证不落下一名幼儿和教师。为保障全体师生的安全,全园教职工分工明确,各行其责,特别在疏散演习时,他们做得井然有序,防止了踩踏事故的发生,从报警的哨声响起到集合完成,全园共用了2分多的时间。
这次的学习让我了解到火灾的可怕,更加决心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将安全教育渗透日常教学中,作为首要工作来常抓不懈,为孩子们的健康快乐成长创造安全的环境;更要让幼儿学会自我保护,安全自救的知识技能。
关于教育总目标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我于xx年9月份,对我实习的一所省重点中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一)具体目标
1、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六中学进行,共发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大学,16%的中学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青年人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高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45%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习习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学到较多的、实用的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工作有所帮助。
4、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高中毕业后的打算,99%的学生有读大学愿望。
(二)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的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中学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中学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
教育总目标心得体会及收获 教育总目标心得体会及收获总结(6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