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学一做党员事迹材料:不待扬鞭自奋蹄,托起梦想播种爱
xx市第一中学座落在翠螺山下,姑溪河旁,采石古镇。学校始建于1945年,是xx市最早的一所中学。建校六十年多年来,学校有过辉煌的历史,培养了一批批建设人才;也有一段低谷时期,好生不愿进来,好教师纷纷外流,教学质量、办学水平低。从2006年始,这所学校教学水平、办学质量连年提升,在市、区两级办学水平督导评估中,连续多年获得优秀等级,学校多次被命名为市文明单位,市教育系统师德先进集体、雨山区道德先进单位,市、区先进党组织。市一中由一所城乡结合部的薄弱学校,一跃进入全市公办初中的先进行列,成为城区市民想方设法把子女送去就读的学校。一中的吸引力在哪儿?就因为一中有一位好带头人——一位“不待扬鞭自奋蹄,托起梦想播种爱”的好校长李xx。
感恩,乐教善行
他出生于1968年xx省肥东县农村,父母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兄妹多,家境贫寒,十年文革动乱之后,开始上学,在读小学时,因帮家里做家务农活,又贪玩,无心上学,学习成绩差,小学老师的循循教诲,父母心酸的述说,冲击他幼小的心灵,从此发奋学习,初中毕业考进肥东师范学校,师范三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xx师范大学。1991年,他以“双优”生毕业分配到xx市一中从教。面对那些学业成绩不如他的同学进机关、到公司、读研深造,他内心失落,彷徨痛苦过。但他深深地感觉到自己是一个贫穷的农家子弟,之所以能有今天,是因为教师用文化的火种点亮了自己的心灵,点亮了他的希望,托起了他对未来美好憧憬的梦想。他深知党和政府的免费师范教育,才使他有机会上师范,读大学。他理解教育是人类文明薪火相传的事业,它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人类最神圣的事业。当好教师,是他对国家、社会最好回报,是他对生他养他的父母的感恩,对教他育他的老师们的感恩。
从事教育是善行,感恩,他选择从教,他在xx一中扎根,在一中的教坛上他一干就是22个年头。
前两年,大学同学聚会,二十年后的重逢,他同班的大部分同学离开教育岗位,面对那些当官的、当老板的、当专家学者的同学,他却十分自豪地说,我们干教育的口袋清贫,脑袋富有,地位身份不高,但深受学生和家长尊敬,当一名教育工作者无怨无悔。
热爱,教育之魂
他的母亲是典型的农家主妇。操持家务农活整天不停地干,对家里众多子女生活上个个关心,品行上严格要求,母亲的辛苦,坚强、善良、有爱心,在他心中留下深深烙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份辛劳,一份收获”的谚语时时提醒他。他深知当一名好教师既要有过硬的本领,更要像慈母一样充满爱心。
爱读书,是他最大的兴趣和爱好,也是他增长知识和教学本领的源泉。他不仅博览古今中外学科教学专业知识书籍,还广泛涉猎教育专著和教育管理书籍。他对知识学问有着执著的追求,从不放弃读书和学习。2004年36岁的他考入南京师范大学攻读教育硕士,经过3年艰苦学习,2007年顺利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他刻苦用功,勤奋学习,使他始终保持读书人的书生气。从教师到校长岗位变了,他身上读书人的天真、较真,不俗气,给人
两学一做党员事迹材料:不待扬鞭自奋蹄,托起梦想播种爱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