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英雄事迹:让忠诚在蓝天定格
这是一个英雄的机组:该团邱光华机组曾8次飞进西藏、7次飞临雪山孤岛墨脱,数十次出色完成进藏边防巡逻、抢险救灾、卫星回收、实兵演习、飞机灭蝗等急难险重任务。抗震救灾,他们共飞行63架次,运送物资25.8吨,运送救灾人员87名,转移受灾群众234名。5月31日,在汶川县映秀四周,直升机突遇低云大雾和强气流,于14时56分失事,机组人员光荣牺牲。
6月14日,中心军委主席胡锦涛签署命令,授予成都军区某陆航团“抗震救灾英雄陆航团”荣誉称号。
震后5分钟,全团启动应急预案
震后半小时,战鹰做好起飞预备
震后1小时,4架直升机赴灾区勘察灾情
超常规、超气象,战鹰创下一串飞行纪录
8.0级地震,山崩地裂。
震后灾区宛如孤岛:通讯中断、道路瘫痪……
救命、救命、救命!灾区成千上万被掩埋在废墟中的群众亟待抢救,数十万被围困的灾区群众苦候救命的粮食和水……
人们仰望长空,寻找那带来希望的战鹰!
紧急、紧急、紧急!突袭地震震醒了正在午休并预备飞行练习的陆航团官兵。
5分钟后,值班领导、政委张晓峰在团办公楼前平地上下达了灾后第一道命令:立即停止正常的飞行练习,紧急启动应急预案。他清楚,地震必然带来地面公路中断,这是战鹰为人民效力的时候!
很快,广播电视中传来了确切消息:汶川发生特大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
在第一时间,没有预先号令,没有情况通报,所有飞行人员迅速集结,进入机场指定位置待命。所有人员全部进入临战状态,各机组就地摊开了航线图,研究可能的航线。
与此同时,数百名机务官兵在大队长梁晋的带领下跑步进入机场。
余震不断袭来,官兵们手推肩抵,推出了在机库停放的全部直升机,撤蒙布,查油量,紧急检查直升机状态,用最短时间完成了机务预备。
直升机沿着航线一路搜索,在接近都江堰时,被地震损坏的房屋逐渐出现在眼前。垮塌的房屋历历在目,城内广场、街道都是密密麻麻的避震人群……随机人员擦掉眼泪,赶紧拍下一张张灾区图片。
16时45分,第一时间请战到灾区的团参谋长杨磊,驾机临空都江堰观察灾情。在紫坪铺上空飞行时,能见度不足500米,天空下雨,凭借高超技术和熟悉地形,他圆满完成了察看任务。返回途中,天气更加恶劣。他冒着生命危险,飞抵聚源镇、幸福乡,完成拍照摄像,在空中向指挥所通报灾情。
震后24小时内,27架次战鹰腾空飞行,分批分组飞赴灾情严重的北川、青川、绵竹、平武等县市勘察受灾情况,给灾区送去大量药品、粮食和矿泉水。旋即,第一批灾区录像、图片送上军区领导案头,成为部署抗震救灾工作的第一手重要依据。
对塔台指挥而言,飞行指挥调度是一次严重的考验:飞行密度之大,飞行空域之复杂,在该团历史上从未有过。震后20多天,他们一切都按照打仗的标准迅速完成。为了保证飞行万无一失,团机关参谋干事忙得连轴转,作训股8个参谋全上了塔台,从早上6时一直忙到晚上10时过,天天都要坚持十五六个小时,多数人嗓音早已沙哑。
七次努力,最终征服震中汶川单轮迫降,堰塞湖边技高胆大
亲人失踪,坚强写在疲惫脸上
死亡谷、堰塞湖,“吉祥鸟”带去吉祥和如意
14日上午9时04分,某军用机场。
暴雨初停,3架战鹰腾空而起,载着军区9人抗震救灾小组应急通信小分队直飞震中汶川。这是战鹰第七次征战汶川,由于震区气候恶劣,前6次飞行都功败垂成。
震后33个小时,震中汶川县依然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震中情况如何,一直揪着党和国家领导人和全国人民的心。军区领导下达死命令:一定要尽最大努力飞
抗震救灾英雄事迹:让忠诚在蓝天定格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