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党支部十六届六中全会学习报告总结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231

20xx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

我们党支部成员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并进行了讨论。现总结如下:

一、《决定》基本上阐明了两个问题,即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即它的重要性。

1)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上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2)从专业角度出发,我们认为,和谐社会还应具备两方面:

一是人与社会的和谐。在这个社会里,每个人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自然的发挥;通过努力,人人都可以得到想要的东西。当个人遇到困难时,整个社会至少有很多途径(主要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政府的救济。)提供帮助。在这个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相处融洽,互相尊重,互相体谅。

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谐社会的人,应该有强烈的环境意识,懂得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敬畏自然;真正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真正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现状:全会认为,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

2、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改革开放、民主法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3、目标任务

简而言之就是法制、分配、就业社保、公共管理、国民素质、资源等方面。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

党支部十六届六中全会学习报告总结

20xx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