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公众安全感方案2016
提升公众安全感、构建和谐平安社会是党和国家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提升公众安全感方案,欢迎阅读!
【提升公众安全感方案一】
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是评价综治工作绩效,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社会治安状况好坏和辖区居民综合素质高低的晴雨表,它反映的是民心,体现的是民本,蕴含的是民生。坚持把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检验和衡量综治工作的根本标准,既是辖区居民的宗旨、性质和根本任务所决定的,也是搞好新形势下综治工作的经验总结。为此,要使公众对综治工作的评价始终保持良好口碑,就必须在六个注重上狠下功夫:
一要注重平日之功的修炼,解决好重突击、轻日常的问题。任何事物没有量变的积累,就不会有质变的飞跃。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提升也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要真正赢得群众的满意,就必须将功夫下在平时,在日常工作中把群众需求、群众意见放在第一位,关注民生,服务民生,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真抓实干,注重细节,踏踏实实,不搞虚夸,走出临时突击的误区,通过平常的功夫去赢民心、创佳绩。
二要注重打防并举的统一,解决好重打击、轻防范的问题。打击和防范是辩证统一的矛盾体,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打击的同时要抓防范,防范的同时力促打击,惟有做到打防并举,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方能实现治安大局的平稳。要想赢得群众满意,必须降发案,少发案,切实处理好打和防的关系,做到打防并重,双管齐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首先要善打,没有主动有力的打击,案件破不了,群众损失挽不回,群众不满意,综治形象树不起来。同时要重防,就打击犯罪而言,无论是侦破还是惩处,社会整体利益都是负增长,无论从经济效益角度,还是从社会效益角度,预防一起案件的社会价值,要远远超过破获一起案件的价值。
四要注重日常管理的规范,解决好重执法、轻管理的问题。辖区居民的形象不仅仅体现在办案上,同样体现在内部管理上。要赢得群众满意,必须始终坚持严格管理不放松。注重在规范管理、注重言行、改变态度、沟通告知上下功夫,建立健全沟通制度和强制告知机制,扩大警务公开范围,让群众对警务活动切实明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以执法管理的透明化、明晰化,消除误解,争取理解,提升群众的满意度。
五要注重服务水平的提升,解决好重处罚、轻服务的问题。严格执法、热情服务是辖区居民始终坚持和秉承的宗旨理念和职责任务。严格执法保平安,热情服务促和谐,二者涵盖了辖区居民的两项重要职能。要赢得群众满意,辖区居民必须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提升公众安全感方案2016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