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总结(精选3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231

【第1篇】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一学期即将过去,我校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学校全体教职工的精诚协作下,圆满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任务。现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组织领导

为确保各项工作科学高效的开展,加强了组织领导,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且分工明确,定岗定人定责任,便于管理和责任追究。学校首先进行了校委会工作人员分工及职责的安排,具体如下:

谢云国 校长 主持学校全面工作并协助开展常识教研工作

赵新凯 书记 主抓工会、师德建设工作,计划生育及信访与稳定。

张玉萍 业务校长 主抓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宣传

张 燕 教导主任 协助业务校长抓好教学工作 小学教科研工作

杨吉山 总务主任 抓好后勤全面工作,学校食堂管理及学校资产管理

刘景业 政教主任 学校德育教育,学生日常管理,学校安全工作,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及村农技校、成教工作

杜卫民 艺体主任 协助政教主任做好工作,并主抓学校少先队工作

二、教学管理

一是课程管理规范化。我校严格按照小学课程方案要求开全课程,开足课时,科学编制学校课程表。尤其加强了对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力度,做到有计划、有教材、有教师、有时间、有评价。在落实上,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教学管理做到“两统一”。课堂教学内容与课程表这两方面要统一,做到定时、定人、定内容。如有事确须调课,须经教导处同意。

2、工作量检查做到“三结合”。工作量检查我校进行教学管理的一项基本的督促手段。学校的月查、教研组长的双周查及教导处随时的抽查相结合,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反馈改正。

3、两操一课管理做到“四兼顾”。“四兼顾”即大课间与阳光体育活动时间、体育课与大课间、体育训练与兴趣活动、每年一度的运动会与校园艺术节活动相兼顾,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特长,让每一位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4、学生的时间管理做到“两保证”。一是保证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6小时;二是制定了学生作业监控制度,尤其是双休日的作业管理,以保证学生每天有9小时的睡眠时间

二是资源管理科学化。本学期,学校继续提高办学水平,完善内部设施,为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保障。

1、均衡编班,合理配置校内教学资源。

2、多措并举,丰富教学资源库。在学校已有的自主建起的近30G的教学资源库的基础上,又将本校教师本学期的优秀课件归纳整理,纳入我校的教学资源库中,为更好的优化课堂结构,丰富教学手段,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学效率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与技术支持。

3、完善教学仪器设备的配置。在已有配置的基础上,本学期又新购近5000元钱的图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促进学生素质全面的发展。

4、健全教学设施设备管理、使用、检查制度。为促进我校管好用好教学设施设备,充分发挥科室功能,提高设施设备的使用率,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管理、使用、检查制度,如《陈行小学资源使用检查制度》《微机室管理使用制度》、《实验仪器管理使用制度》、《实验室管理使用制度》、《多功能教室管理使用制度》等。

三是常规管理精细化。

1、坚持周、日程制度。每周五16:30——17:10周前例会,每个工作日晨读前下当天日程,对前一天工作情况进行通报,对当天工作情况予以安排。

2、开好工作总结会。每次的工作量检查后学校便进行系统的总结,对出现的共性问题重点通报,对出现的好的做法大力表扬,并且对各项要求做进一步的落实;本学期期中考试后,学校对期中测试情况、及半学期来的老师、学校工作及教学情况做全面总结

3、注重抽查反馈制度。做好常规工作量检查同时,注重了抽查。学校朱校长、赵校长等领导将推门听课经常化,并做到了听后进行达标测试,并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跟踪指导,督促整改;对课堂的授课内容依照校总课程表进行抽查,对私自调课行为予以通报。

四是学校发展规范化。

本学期,我校致力学校办学行为规范化建设,并于2012年12月,迎接县教育局对我校的规范化复评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与好评。

三、教学工作

一是备、教、批各环节管理严谨化。

本学期,严格落实“三环节”教学的要求。

1、认真学习县《关于进一步加强小学课前预习、课堂教学、限时作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及镇教研室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激发教改意识。

2、检查时注意了各环节的相关印证。查备课时,由点带面,抽取一节课,查其课前预习、二次备课、限时作业的落实情况。

二是成绩评价多样化。

对于学生的成绩要多把尺子来测量,量出学生的优点,量出学生的自信,量出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坚持试卷测试与学科考查相结合。其中学科考查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伏山镇学科考查指导纲要》为指导文件,以自主灵活的考查方式为操作手段,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不定时不定内容的自主选择与教师掌控的考查。同时对各学科采取任教教师与学校抽查相结合。并将学校抽查成绩纳入任教教师的考核中。

2、坚持等级和评语相结合。充分发挥评价的杠杆作用及单测及期中测度的教学诊断作用,对结果认真分析,加强整改补救;对学生的评价表册多样,如学生发展评价表、成长档案袋等。

四、教学研究

一、以活动为载体,加强学校教研工作,深入推进课程改革

一是健全教研机构,明确职责。

四个教研组:

语文教研组:张玉萍(包教研组领导:张玉萍)

数学教研组:张 燕(包教研组领导:张燕)

常识教研组:路海霞(包教研组领导:赵新凯)

艺体教研组:董 玲(包教研组领导:杜卫民)

教研组 选配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骨干教师担任本学科的教研组长。教研组长在教导处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对教学工作要求,组织领导本学科教研组的业务学习、计划拟定、组织安排等,总结本学科的教学工作,激励本学科教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集体备课时开展问题探究,其基本流程是:提出问题→搜集资源→问题探究→达成共识→确定主备人→形成草案→反馈讨论→修改成案,整体推进教师队伍和谐发展。

二是抓课堂教学,使教研活动常态化。教研活动抓住“课堂教学”这一核心,不走秀,研究常态的课堂,将经典的课堂教学常态化,对现实的教学工作有明显的示范与带动作用。

1、走进常态的课堂,进行平等的教学对照。组织本学科教师走进课堂,上常态的课,上符合教改精神的课,上严格落实“三环节”的课,以此延伸至对如何进行课前预习、落实课前预习的检查,如何进行二次备课、课中如何改进的讨论,如何拟定限时作业、当堂反馈的方式的研究等,开展了示范课、汇报课、研究课、最佳课、检查性推门听课等。这些课有些是学期初就安排好的,有些是随机的,大多当天举行,当天下午学生离校后,以教研组为单位,展开研讨和交流,研讨时采取“执教人课后反思——听课教师点评——中心发言人总结”或“七嘴八舌评论——执教者随时作答或解释”等活泼的形式,让每位老师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畅所欲言,进行教学智慧的互相碰撞。

2、走进经典的课堂,进行合理的学习和借鉴。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们听经典的课,听特级教师的课,进行研讨,哪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哪些是我们学习得了的,哪些是我们经过改造就可以为我所用的,使之常态化。

二、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整体提升办学水平。

首先,我校以如何更好落实关于教改“课前预习、课中改进、限时作业”三环节为总抓手,两大实验课题为主要阵地,带动所有学科的教学研究及教师的专业成长。数学以市课题“小学数学课堂问题设计的有效性的研究”的研究进行实验,部分骨干教师围绕“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与发展研究”这一课题,其它学科也都围绕我县、镇关于“三环节”教改精神,进行研究。

其次,学校采取了多种方式,切实抓好教师的专业成长。

1、举行学校骨干教师的校级公开课,加强学科间的互补。学科教学之间,互相听评课,可以互相借鉴,比如语文教师可以从数学课堂上学到清晰地思路;数学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上欣赏到丰富的语言表达;其它学科可以在英语课上学到紧凑的课堂节奏等。本学期,共举行了三节校级公开课,执教者分别是颜伟老师、张燕老师。骨干教师的公开课,所有学科的所有老师均到场听课,听后或以教研组为单位、或集体进行评课。培养了教师的教学能力。

2、抓实每位老师的一节“最佳课”,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根据实际情况,教师自主决定自己讲课的内容与时间,以教研组为单位展开活动。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仅个别教师因年龄偏大而没有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外,大部分老师的最佳课辅之以课件,或自主制作的,或下载的,或静的,或动的,优化了课堂结构,扩大了课堂容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师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尤其是青年教师,体现出了极高的积极性,表现出了良好的、积极向上的思想风貌。

3、引导教师多反思,提高自主专业发展的意识。为了触动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学校构建了“三位一体”的反思网络,即课堂教学后的反思、阶段性的自主反思、与他人对照后的反思。

4、大力开展教师读书活动,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给养”。自2009年9月份以来

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总结(精选3篇)

【第1篇】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一学期即将过去,我校在上级领导的关心...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