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7年乡镇调研报告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231

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行政机构,本文将介绍2017年乡镇调研报告。

2017年乡镇调研报告(1)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但三农问题是建设全面小康的短板。乡镇政府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中处于最低层且发挥基础核心作用的政权组织,其权力的运行和职能作用发挥,事关政权的基础牢固、农村的发展稳定、农民的安居乐业和全面小康的建成。如何进一步理顺乡镇管理运行体制,优化服务职能,合理配置资源,有效改变目前乡镇政府面临的困境,进而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已成为深化改革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目前乡镇政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无限小的权力艰难支撑无限大的责任。党和国家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都要通过乡镇去落实,乡镇干部形象的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责任重大,但赋予乡镇政府履职尽责的权力却很少。乡镇党委、政府没有一定的干部人事调动权、调整权、任免权,无法有效激发干部活力;没有项目和资金审批权。乡镇政府手上没有任何项目、资金和资源,要实现一方发展只能靠一次又一次地上报文件、一次又一次地说好话。一些项目和资金上级批准了,但建设资金却掌握在部局手里,立项、招标、付款乡镇不能管,但工程质量乡镇要监管,施工环境乡镇要协调,工程验收和报帐单据乡镇领导要签字,这种脱节的管理方式,让乡镇很无奈;没有行政审批权。乡镇辖区的厂矿、企业,其涉及的登记注册、用地审批、环保评审、安全审批、爆破器材审批等乡镇没有审批权,但属地管理责任在乡镇,一旦发生任何不安全、不稳定等责任事故,乡镇必受追究;没有执法权。现在乡镇的执法单位,比如国土所、派出所、计生办、林业站等,都没有独立的执法权,执法只能是调查取证、整理资料,最后报上级主管局依法处理。

二是政事不分一锅搅的工作模式影响肩负全面建成小康的历史重任。乡镇工作千头万绪,包罗万象,工作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但乡镇七站八所设置不能顺应发展变革。近几年乡镇人才进口封堵,人员进退流转不畅,出现交叉任职现象,造成乡镇干部成为万能干部,在工作落实上出现一哄而上,一哄而下或顾头不顾尾,出现不务正业或越位、错位行

使职权,政事不分,该服务的没服务好,该行政的没行政好。

三是吃饭财政满足不了群众期盼发展的强烈愿望。乡镇一级政府没有一级财政,经费由县财政年初预算,按季度下拨。吃饭财政状况造成乡镇固步自封,艰难保持正常工作运转,一旦有机关建设、突发灾难应对、群众急需诉求解决等硬任务、硬要求,背上沉重债务包袱是难免的。机关干部和受乡镇管理、考核的单位干部的工资、津贴、奖金由县级预算,直接打入干部个人工资折子,上挂站所干部的工资由主管局发放。工资发放权的无法掌控造成干部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难以实现奖罚分明。

四是程序化的检查考核难以激发与时俱进的工作激情和活力。有人把乡镇形容成:残缺不全的政府、残缺不全的职能和包罗万象的责任。可在对乡镇的指标检查考核上并没有因天生残疾而放松。各级对乡镇制定各种各样的严格考核标准,造成乡镇无自主权,无自由空间,成了机器人。硬性考核乡镇产业发展面积的做法造成了镇村干部的强迫命令,对项目建设和基础设施的硬考核造成了乡镇拆东墙补西墙债台高筑。

五是对乡镇干部认识上的偏见影响优秀人才积极投身农村这方热土的热情。乡镇干部工作环境艰苦,地位不高。乡镇有一半以上的干部家属没有工作,其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是乡镇干部的工资,且享受政策待遇没有上级部门干部优越。社会地位不高,群众不理解他们,上级部门不能很好听取他们的意见。大部分乡镇干部在乡镇一呆就是几十年,有的直到退休,进城工作率低,缺乏城乡交流。社会舆论缺乏对乡镇干部和乡镇工作的正确认识,丑化乡镇干部形象的问题还很突出。

六是干部能力和素质的缺失难以跟上形势发展的要求。乡镇干部是联系党和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发展农村经济、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骨干力量,是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宣传者、推动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其能力和素质直接影响着党委、政府工作的贯彻以及惠民政策的落实和基层政权的稳定。目前,乡镇干部大体可划分为两代:老一代和

2017年乡镇调研报告

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行政机构,本文将介绍2017年乡镇调研报告。2017年乡镇调研报...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