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学院年度工作总结
软件学院年度工作总结
一、教学工作
1.加强教学日常管理,保证教学工作平稳有序
本年度因学校发展需要,年中学院、系两级领导班子进行了换届调整,这对于软件学院的教学工作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在这种新的严峻形势
下,学院严格执行教学计划,教学任务按时落实率达100%,课程考试成绩按时提交率100%,全年无教学差错和教学事故发生,教学工作平稳有序进行。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专业化双师队伍
软件学院积极打造专业化的双师队伍,十分重视对教师实践经验的培
养,学院与国内外多家高水平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支持并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实习培训,同时也引进企业工程师参与学院的教学工
作。
3. 深化教学改革进程,积极参与教学研究
软件学院一直以来非常重视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工作,并制定了相应的奖励政策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2014年,软件学院共获得校教育教学研究项目5项;获得校教学综合改革项目13项;获得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项;全省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1项;发表教学类论文15篇,编写教材8部。
本年度,学院继续推进学生考核方式方法改革进程,全年有7门课程采用项目实践、论文、答辩等相结合的考试方式。另有2门课程通过了学校考核方式改革立项,于本学期期末实施。同时,学院全力推进CDIO教学方法改革和项目驱动的实践教学方法改革,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4. 加强学科竞赛的支持力度,积极参与各种竞赛
本年度,软件学院本着“以赛促学”的理念进一步加强对学科竞赛的支持力度,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创新创意大赛和创新实践项目。学院显著加大资金和师资投入,成功举办“东悟杯”第四届程序设计大赛。全校200多名学生参赛,还首次吸引了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哈尔滨学院等兄弟院校50余名学生参赛。院领导班子对本项工作高度重视,多次亲临一线进行宣讲、指导和研讨,学生参与竞赛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本年度学生学科竞赛成绩斐然,有23人次在ACM-ICPC省级以上程序设计竞赛中获奖,有21人次在 “蓝桥杯”全国软件人才设计大赛中省级以上获奖,有5人全国大学生沙盘模拟经营大赛中获奖,有3人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中获得省级奖项,15人在黑龙江省首届高校移动应用创新设计大赛获奖。尤其本年度两次获得ACM亚洲区铜奖,创造了学院在学科竞赛上的历史最好成绩。
5. 加强教学内涵建设,积极参与教学工程建设
本年度,学院将教学内涵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提出人才培养要抓住本质,我们培养的是软件工程师,而不是编程工匠。学院提出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到教学体系中,因此在修订的新版培养计划中增加了人文通识课的比重。
6.加强国际合作交流,鼓励学生提高英语水平
国际合作办学一直是软件学院的特色所在,本年度学院继续加深了与台湾中华大学的交流与合作,在继续办好学生国际交流学习,学分互认等工作的同时,加强两所学校课程体系的接轨。尤其针对教师赴台访学、进修以及培训等新的合作领域达成了初步的意向与共识。学院与一些知名国际企业也就专业方向课、实习实训等教学方面的合作进行了有效的交流与沟通。
学院大力支持并鼓励学生提高英语水平,掌握国际交流的基本技 能,完善英语
四、六级与奖学金评定挂钩,提供移动英语听力环境平台提高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加大双语课的英语授课比重等具体措施。
7. 加快信息化建设,打造信息化教学平台
8. 提出建立企业导向式实训中心,打造新型实训教学理念
本年度,软件学院对学生课程设计、生产实习、认识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多次实际调研,发现课程设计设置在期末考试前几周集中进行,使得重要的课程设计环节实际成为学生期末考试的复习周,名存实亡,效果很不理想;学生生产实习和认识实习采用传统到哈市一些企业中进行,但哈尔滨的IT企业形式单一,产业链不全,一些企业甚至只是专门提供这种实习服务而已,水平不高、不接地气,且劳民伤财。
针对以上问题,软件学院领导班子与学院骨干教师、知名企业管理层以及专家学者进行了多次研讨与论证。在结合本学院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企业导向式实习实训培养理念”,与多家高水平企业合作计划将学院的实训中心打造
软件学院年度工作总结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