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编排方案
校园舞蹈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经常活跃在学校节庆活动、艺术节、主题班会中。舞蹈教育可以锻炼和培养少儿的集体意识 不仅增强他们的社会模仿能力 也增强他们主动参与社会的能力。舞蹈表演还可以培养少儿的艺术美感 不仅增强个人欣赏能力 也增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但许多老师也常常为编排舞蹈而头疼,不知该从何入手。经过多年的舞蹈教学实践和学习,我在儿童舞蹈编排上也有了一些比较实用的步骤和方法,与各位老师分享。
一、抓住音乐的情绪
一般我们编排一个舞蹈都是按音乐进行的。不同的音乐情绪是不一样的,当我们听到《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天的故事》等歌曲时,会感受到一种抒情优美的情绪,而听到《娃哈哈》、《我爱北京天安门》时,会感受到欢快,热烈的情绪;《闪闪红星》《只怕不抵抗》则是一种神气、雄壮的气势。在听音乐的同时,我们的头脑中可能会出现人物、画面和舞蹈形象,比如《在希望的田野上》音乐一播放,我们的大脑中会浮现绿色的田野,金色的麦浪,广阔的田地,美好的未来,这种开放式的场景令人心旷神怡,当听到《我爱北京天安门》时,眼前好像有很多可爱的娃娃在欢蹦舞蹈,令人欢欣鼓舞。这种画面,场景就是舞蹈的基调,决定了你用哪些适合的动作来表现它。这最初的感觉往往是正确的,我们要珍视这种感觉,抓住音乐的情绪,并通过舞蹈来表现音乐的实质。
二、创编主题动作
主题动作是一个舞蹈中的核心动作,也就是舞蹈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典型性动作,一般一个舞蹈只要有五、六个主题动作即可,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加以变化、重复。比如说:《娃哈哈》这个舞蹈,我的主题动作只有三个,一个是“三步一吸腿”,一个是“垫步”另一个是“托帽”,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发展很多动作。比如我将垫步和托帽组合成基本动作是原地垫步托帽,然后对它进行发展,就有单腿跪地帽,托帽点地步转圈,三步吸腿托帽前进等等,这些都是在托帽动作不变的情况下变换脚步动作发展而来的动作。另外,我也可以变化手部动作来发展新动作,比如,将单手托帽发展为双手托帽,还可以在托帽前使用过渡动作
舞蹈编排方案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